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23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注:实际增速是名义增速扣除通胀率,代表增长的实际水平。
从图中信息可推出(     
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③贯彻了协调发展理念                                      
④居民生活水平会普遍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2023年4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闭幕。作为“消费提振年”的重头戏,进一步擦亮“高、新、优、特”消费精品的主题底色,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消费品参展。在世界经济增长承压的当下,中国以消费为桥促进国内国际资源融合,以展会为媒联通中国和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暖意,体会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的诚意。本次消博会的举办有利于(     
①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优化外贸结构,引领贸易全球化方向
②助推消费潜力释放,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竞争机制,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
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共享市场机遇,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明确薪酬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以下为指引的部分内容:

●重点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激励力度,薪酬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

●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科学家、顶尖领军人才等特殊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可不限于岗位薪酬框架,实行“一人一议”的协议开放薪酬,对标市场90分位值以上,可上不封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采取上述措施的意义。
4 . 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980元、29650元、27798元和30518元,与2012年相比,分别累计增长110.1%、116.2%、123.5%和89.5%,年均分别增长8.6%、8.9%、9.3%和7.4%。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③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我国积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步走”战略必须(       )
①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导世界发展秩序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④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近十年来我国GDP的增速情况。


材料二   2021年11月18日,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在京召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在延续目前税收优惠的同时,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和创新升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带动更多就业和居民增收,促进消费扩大;在保持政府投入力度、推动重点建设的同时,要用改革的办法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释放内需潜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进出口支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抓住RCEP生效实施的契机,深化和扩大国际合作。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前行。


(1)概括材料一图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做才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2022-03-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牢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实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
③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④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大力度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面时突发的新冠疫情,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


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请你谈谈对“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的理解。
9 . 2019年6月,李克强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支持“双创”,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潜质,促进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下列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路径正确的是(  )
A.推行市场准人负面清单制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创新活力
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C.搞好创业培训服务→国家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创业就业
D.加大创业财政支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10 .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下列举措中能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是:
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②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共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探索建立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