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23年冬天,哈尔滨因其冰雪旅游市场“井喷”而出圈。当地政府积极规划,进一步挖掘冰雪资源禀赋,串联上下游相关产业,把“冷资源”做成了文旅融合的“热经济”。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其中,采取游客“有求必应”举措,用丰富多样的冰雪“美餐”吸引各地游客“一路向北”,带动多行业共同发展。这带来的启示是(     
①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正确制定冰雪产业政策
②积极激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供给质量
④坚持先立后破的稳定性,促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从供给的角度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恰当举措有(     )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和劳务的供给 
②借助网络技术,扩大市场需求 
③注重产品质量,生产优质产品                  
④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2年,F省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夯实筑牢工业“压舱石”,消费成逆势增长“强引擎”,投资“马车”蹄疾步稳,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过5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8。要继续保持经济提质增量的良好发展势头,应该(     
①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加大财政对居民消费的补贴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拉动消费增长
③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鼓励生产要素投入→扩大房地产规模→提升经济总量
④鼓励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培育新动能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将创新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新产业
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摒弃传统耗能产业
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入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目前,贵州在数据交易流通方面仍处于创新探索阶段,全省将逐步构建“数据供给有序、产业生态丰富、制度规则完善、交易场所规范、激励政策有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六位一体”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②促进全要素在市场中公平自由流动和消费者自主选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数字治理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6更新 | 1218次组卷 | 16卷引用: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6 .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代替了以往外贸出口的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走俏海外,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成为外贸新增长极。“新三样”代替“老三样”且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       )
①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拓宽产品出口范围
②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完善全球治理
③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
④制造业产业升级,改善全球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3月19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安全有序运营满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93万人次。实践证明,拥有“中国血统”的接触网、牵引变电、通信信号、列控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经受住了复杂运行环境的考验,已融入高效服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值得信任。该项目的成功(     
①转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             
②推动了中国铁路标准更好地“走出去”
③提高了中欧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             
④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9更新 | 51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8 . 2022年前十一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2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连续8个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长。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这得益于我国(     
①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落实最惠国待遇
②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提高发展的质量
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商品竞争力
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缩小贸易的差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中强调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①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②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③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
④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
⑤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A.④→③→①→⑤B.④→③→①→②C.③→⑤→②→①D.③→②→①→⑤
10 .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指出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补短板、锻长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①发挥现代金融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必须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淘汰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