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地方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

材料二   人工智能是布局未来产业的赛道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并正以各种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智能家居设备处理清扫、烹饪等家务劳动;不少酒店使用机器人为宾客提供接送、送餐等服务;全国多个城市已经可以使用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新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等)甚至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类创作,等等。

(1)未来产业存在诸如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据此有人认为,当前既要敢为人先发展未来产业,又要脚踏实地做好传统产业。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和“超前思维的意义”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结合材料,以“‘人工智能+’能‘+’出多少可能”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5-25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信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分工网络和全球供应链。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制造业第一大国。一些国家政客频频将对华经贸活动贴上“风险”标签,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打造破坏正常中外技术交流的“小院高墙”,并利用各国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拉拢盟友打造“科技反华联盟”。以“去风险”之名行对华“脱钩”之实,继续遏制孤立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一些国家的“去风险论”加以批驳。

材料二   2023年11月,《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人才政策十条(试行)》正式向全球发布,引导长沙率先走上了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进击之路。

作为聚焦研发人才的专项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考量。聚焦研发机构及人才,政策适用于在市域内的重大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研发型企业、企业内部建设的研究院(研发中心、实验室)、高校院所在长沙自主建设和与市域内企业联合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等专职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才;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军人才,努力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破解“卡脖子”难题、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塔尖”人才引进来;聚焦青年科研人才,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科研和生活上的帮助,为作用发挥突出的青年博士、硕士及本科、工程师研发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聚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才数量等关键指标,给予企业自主认定人才权限,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扩能升级;聚焦高校院所成果转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政策是如何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
2024-05-24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重视“内外”联动。

【读数看优势】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已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总量已超过5亿人,人均国民收入已达1.25万美元。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我国的市场优势,并分析这些优势如何推动国内大循环。

【开放促循环】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是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外国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

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

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

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管理,深入实施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安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产线改造、数字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安徽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安徽谋划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促进更多人才回皖来皖留皖兴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材料二   安徽瞄准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推动战略平台、园区平台、活动平台等开放平台体系能级持续提升,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跨境电商干劲十足,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更多跨国公司走进了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魅力十足;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上,皖企身影活跃……高能级开放平台,成为打造安徽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践行这一要求的。
(2)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安徽打造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春节刚过,位于江西德兴的江铜集团德兴铜矿西源岭生态修复基地,不少周边居民带上亲朋好友到此踏春赏景,看山水与工业在这里交相辉映,亲近自然发现季节变换之美……然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个寸草不生的采矿裸露地。

矿山生态修复,是利用工程、生物等技术,对开采后的矿山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恢复矿山的绿色生态,稳定矿山的地质环境。江铜集团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启动矿山生态复绿行动以来,不断探索创新修复技术,持续推进修复工作。

如今,原本的项目施工地,一个个陆续长出了乔木、灌木、草本、蕨类等植物品种,生态环境质量恢复至原始山体水平,一些珍稀动物也逐渐回归。不止于此,德兴铜矿正发挥着它浓厚的工业特色,探索走一条工业旅游之路,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打卡,带动地方旅游经济。

江铜集团修复矿山生态,体现了国有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5-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42日,美国《外交》网站发表题为《中国仍在崛起》的文章,副题为《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该文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观察家因而断定中国经济已经见顶。这种看法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

该文认为,对中国经济潜力的判断是基于误解。误解之一就是认为中国的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费者信心偏弱。但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去年,中国实际人均收入增长了6%,是前年增长率的两倍多,人均消费增长了9%。中国家庭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如果消费者信心疲软,家庭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但中国家庭的做法恰恰相反。

(1)如果围绕材料开展探究学习活动,驳斥“中国经济见顶论”,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给出你的驳斥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说明“中国仍在崛起”观点的依据。
2024-05-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定海神针”作用。

材料一   2022年6月-202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材料二   2023年7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1)结合材料一,概括图表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就恢复和扩大消费提出可行性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决定在京津冀、成渝、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我国数据中心目前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在东部大规模发展耗能高的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和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东数西算”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西部大开发。

数据中心产业链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为我国数字化发展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4-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各地各部门将加快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共同塑造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都出自企业。政府则组建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完善产业生态。为减轻我国盾构机主轴承的对外依赖程度,沈阳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攻克了1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现在,我国盾构机行业也从开始的高度依赖进口,到现在输出全球,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二以上。合肥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前瞻布局的五大先导产业集群来发展,形成了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全产业链。财政部出台政策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2024-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2.5%、28.9%、-11.4%。

材料二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以绿色、智能等新产品替换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等旧产品,利于消费高质量发展。

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和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有着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更个性化的需求趋势,这对相关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突出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瞄准消费者置换需求,以优质供给激活存量市场,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既能惠及消费者,也将推动供需两端实现良性互动。

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等以旧换新。这些产品存量市场综合体量大,以旧换新能释放消费潜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经济动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