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原创性的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一 2017-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中商产业研究院)

注: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国家要抓紧推动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发挥国家和企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要深化大数据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要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打造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将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2年,全球只有北美和欧洲两个市场的无人机行业投资规模下降。

材料二   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迅速发展。(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超过111万架,与2022年底相比增幅达15.9%;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已颁发18.2万本,全国注册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超过1.7万家。2024年,全国各地纷纷布局“低空经济”,如广东省提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上海提出要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安徽芜湖市提出到2025年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所说,“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低空经济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2.5%、28.9%、-11.4%。

材料二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以绿色、智能等新产品替换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等旧产品,利于消费高质量发展。

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和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有着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更个性化的需求趋势,这对相关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突出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瞄准消费者置换需求,以优质供给激活存量市场,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既能惠及消费者,也将推动供需两端实现良性互动。

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等以旧换新。这些产品存量市场综合体量大,以旧换新能释放消费潜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经济动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超市购物、旅游出行、餐饮消费,人们已经习惯了数字化生活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类研发企业不断涌现,新的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层出不穷。2022年我国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了58.6%和77.0%。建设数字中国,将成为构筑新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

材料二   当前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数据要素以新平台、新模式进行市场整合。而随着资本的急速扩张,“掐尖式并购”、数据资源排他性使用等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为此,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治理,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或“流出”数字产业,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我国当前发展数字经济的经济优势。
(2)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制度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芙蓉花开,青春似火。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召开。

成都以本届大运会为契机,用科技为体育赛事做保障,促进多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真正实现科技赋能。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正为建设绿色智慧数字生态文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大型国际综合赛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赋能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构建两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矩阵,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述成都大运会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某班学生以“探索共同富裕的县域路径”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1:

浙江某地,将乡镇作为特色产业聚集中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垂直产业冠军为出发点,打造镇村联动共富产业链,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新型集体经济,把村庄的人、财、物、地等“三农资源”统筹整合入市,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

资料卡2:

山东某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深入实施“电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资料卡3:

福建某地,提升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县域慈善主体,弘扬县域慈善文化,倡导社会和家庭互惠互助的道德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县域经济是如何助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湖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

编制实施《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底线;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动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着力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给我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盘活土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要扎实继续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就要抓住土地这一核心资源。某村盘活“沉睡”土地,加速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以项目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牵头发展农业,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乡村大讲堂,分享最新农业资讯;成立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牛养殖大棚和生猪繁殖场,吸纳村民入股;硬化出村路,修建冷库,与外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引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强、环境优、家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2023-04-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2023届高考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03-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兰亭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到2026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作为全国工业大市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宁波,再次吹响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那么宁波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收集了以下信息:

①实施产业能级跨越创新行动,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②推动人才要素流动畅通。创新海外引才聚智模式,加快导入一批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推动“人才飞地”建设,构建区域人才合作“创新共同体”。

③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进企业渠道开放相通,充分发挥展会、电商等作用,搭建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对接平台。

④推进资源利用市场化交易。宁波要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要素有序流动、促进市场竞争规范公平、优化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着手,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⑤推动金融资本跨区域合作赋能。深化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金融对接,大力推进“制造业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制造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宁波将如何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宁波将制造业视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而其中民营制造企业多达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80%都是民营企业。请你结合我国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说说,民营制造企业对宁波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作用?
(3)“随着制造业企业减员、降本、增效、提质需求的日益迫切,智能化改造已成为企业亟须面对的必答题。”请从个人角度,以“如何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实现智能化转型”为主题进行发言,写出2条发言提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