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等问题。

我国设备更新需求和消费品换新需求很大。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2 .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这是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三个“国九条”。《意见》共9个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2023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已满三周年。在这三年内,创业板重点服务高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创新强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创业板功能日益完备,创新成长特色更鲜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领域,这也令其优势产业集群化趋势愈发明显。新“国九条”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以实现发展方式向高质量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资本市场改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超过16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于先进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但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国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私家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拥有低污染、高效能等特点,被誉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出行的主要手段,也被视为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在“十四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乘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春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品质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海外市场上的“香饽饽”,2023年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务院会议提出,我国将从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的驱动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

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四大提升行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何深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C村积极发挥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种植产业,种好荔枝这棵“致富”树,为实现强村富民注入活力。

成立荔枝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成“妃子笑”荔枝百亩示范园,不仅招募村民务工,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荔枝产业,促进农户增收;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线上+线下”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荔枝高质量种植,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种植、运输、保鲜、销售等环节,形成较完整的荔枝产业链,进一步增加荔枝产品的附加值;开展荔枝营销主题宣传,将荔枝作为特色农产品,积极申报荔枝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C村荔枝产业的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有益借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冰雪文化发展提出殷切期望: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尔滨’更有性价比。”在国家对东北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哈尔滨冰雪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元旦3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

黑龙江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蓝图早已绘就:到2030年,将构建起“冰雪+”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核心冰雪产业做强做大,大冰雪产业生态圈更加完善,冰雪体育产业领跑全国,冰雪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冰雪装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建成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全国领先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实践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黑龙江实践模式。

8 .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东肩负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任务。广东全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国要任务,共同为“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努力奋斗。一是当好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聚力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夯实实体经济基础;二是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十大战略性支柱和十大新兴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三是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拓宽内外通道,链接全球市场,激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四是加强高质量发展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扶持经营主体,提振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江苏正扛起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江苏新实践。

◎政策加码,助推“稳经济”之势。

《江苏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江苏正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并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紧盯实体,筑牢“现代化”之基。

江苏省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扎稳打,厚植“制造家底”。于2023年上半年,推动1.5万余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建设,530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任务。

◎协同奏曲,唱响“长三角”之歌。

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携手浙皖各扬所长、相互赋能。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之光为长三角全域、为全国大局添彩。

◎敞开大门,激活“大循环”之畅。

江苏上下用行动把握发展主动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紧盯欧美、日韩等市场的同时,江苏将深入开拓东盟等区域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说明江苏新实践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024-02-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