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1978~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

注:GDP指数上年为100,因此当年大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正增长,小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负增长。GDP指数减去100即得到经济增长率。例如,GDP指数108代表经济增长率为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充满底气和活力的原因。
(3)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你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昨日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经济全球化

2 .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等问题。

我国设备更新需求和消费品换新需求很大。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2022年5月,北京某公司获得了本市首张载有二维码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过去要办10次,现在只办一次,“动动手指交材料,足不出户办证照”成为现实。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江苏省注重宏观预测,做好政策组合,推进减税降费,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第一梯队;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材料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意义。
2024-05-20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东方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学业定位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经济感受阵阵“寒意”,全球贸易显著放缓之时,中国外贸出口部分数据的超预期表现让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为之一振。

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达57884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对此,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面对外需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出口实现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总体稳定。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8%。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解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中的经济成就对推动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意义。
2024-05-20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制造业为支撑,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跃“级”——安徽以创新“开路”,推动更多经营主体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应用等新技术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整体优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3年,安徽7737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3.46万个。

未来产业谋“远”——科技创新不仅重塑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同时也将不断培育出更丰富的未来产业形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构建增长点。安徽将布局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安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3年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8%。

材料二   2023年是商务部定位的“消费提振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在最近几个月出现比较大幅度的扩张,有效带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服务业持续向好、传统消费旺季带动消费场景更为丰富、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持续好转、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有所缓和等多项利好因素推动下,加上岁末年初传统消费旺季来临,预计年内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发挥消费有效带动作用就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图2 2024年1-2月份我国部分产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来,L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着力做强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机器人产业为例,2023年9月,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Z公司投资共建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Z公司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超500家,能够提供工业、协作、移动、特种、服务五大类近百种机器人产品。新公司的成立将充分发挥Z公司研发及企业化运营的优势,以及产研院创新发展的协同优势,推动机器人技术攻坚及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L省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企业成长提供养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L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不做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4-05-17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Z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创新举措,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优势共扬,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苹果、竹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品牌优势逐渐彰显;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精准引进10余家东部知名企业,建成乡村振兴车间10个,带动约3000名群众实现就业;出台农产品跨区域销售等系列惠农支撑政策,统筹32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促消费活动,培育智慧零售等“互联网+”消费新业态;举办直播带货专场、电商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借助节日活动、体育赛事等契机开展扶贫产品展销活动。该县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73.6万元,村均收入约45.3万元,同比增长36%。

◎社会共治,提升治理效能。

该县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制度建设与为民服务功能配套同步、村民自治与村民小组自治联动,通过组建寨管委、成立乡贤会、统筹红管家、建立微治理等服务平台,全力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到组。凡是产业规划、土地流转、股权分配、投资分工等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支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决议”的流程形成最终决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Z县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路径。
2024-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新高考卷第14-23题 经济与社会

10 .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这是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三个“国九条”。《意见》共9个部分,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2023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已满三周年。在这三年内,创业板重点服务高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创新强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创业板功能日益完备,创新成长特色更鲜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领域,这也令其优势产业集群化趋势愈发明显。新“国九条”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以实现发展方式向高质量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资本市场改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