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材料一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今日中国,早已走出晦暗时代,但风险威胁仍在,复兴征程上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日益突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外部势力分化渗透依然存在。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国家安全和国防观念,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1)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湖南是“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每一个红色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2023年,某地开展“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探寻韶山的文化基因,追寻伟人的成长足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后,该校通过让学生撰写一篇研学日记、选定一个座右铭、畅谈一次人生理想、设计一份生涯规划等拓展延伸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提炼研学感悟。

(2)假如你参加了该校组织的“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在“撰写一篇研学日记”“选定一个座右铭”“畅谈一次人生理想”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写一篇研学感悟。
要求:①围绕研学主题,自拟标题,表述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④150字左右。

材料三   苦,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检验,“自找苦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品质。某班围绕“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搜集素材并展开讨论:

甲同学提出:广大青年只有在逆境中“自找苦吃”才能成长成才。

乙同学倡议: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应该发扬“自找苦吃”精神,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丙同学感慨:到落后艰辛地区“自找苦吃”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是最美的青春模样,所以,最美的青春模样就是到落后艰辛地区“自找苦吃”。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丙同学的推理结构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024-06-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三)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而现实中世界现代化却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现代化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这一论断的合理性。
(2)某班政治课就“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担当”这一主题展开课堂讨论,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拟定两条发言提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造福人民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事迹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
(3)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设计两条活动。
2024-06-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综试题(答案不全)-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7 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和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指引力。

材料二   某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打造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名城。高站位谋划,聚焦“项目突破、双招双引、科技创新”等重大主题,加强新闻策划,全方位、多角度组织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壮大加强城市建设丰流思想舆论;扎实做好“身边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宣传,倾力打造“好人之城”;坚持'走出去”招商推介和“请进来”考察对接相结合的方式,高水平组织开展文博会、非遗博览会等文旅推介活动,推动文化会展活动成为“双招双引”重要平台和城市形象亮丽名片。

(1)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坚定信仰。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
(3)某校要求召开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班会,请你拟定一份介绍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简短发言提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亿万群众的生活之中,正能量网络精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声量更大、主旋律更高昂,进而鼓舞、激励、引领人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里,我们听见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看见挺膺担当的青春榜样。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在海拔4800多米的哨所,常年冰雪封裹、寒气袭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无独有偶,选调生阿泰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祖国北疆边境呼伦贝尔草原,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许多“90后”乃至“00后”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勇担建设祖国的使命,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青春奋斗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通过正能量作品,我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其中既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也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也会推动更多人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毅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国正能量。
(2)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凝聚强国力量,共铸复兴伟业”。中国梦,是民族梦,是国家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每个逐梦人发挥自己的正能量。某班拟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主题班会,请你撰写两条发言提纲。(要求:每条提纲不超过20个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以人民为主体的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2023年“最美职工”注重选树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最终推选出陈闽慷、周时莹、潘阿锁、陈建林、管益辉、次仁措姆、温伟、李长青、刘正印等9名个人和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迎水桥机务段银川动车运用车间“雷锋号”机车组一个集体。他们有的长期致力于我国运载火箭研究和工程实践;有的承担我国国产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专项研发;有的在民营企业坚持传帮带培养技能人才;有的带领团队克服极限要求,实现高水平集成创新;有的打破进口依赖,为复兴号高铁装上“国产膝盖”;有的在繁忙的速递工作中不忘热心公益;有的研制出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装置及关键试验设备;有的是暴风雪“死亡路段”抢险先锋;有的34年来创造了沙漠铁路运输生产中机车保养第一、运行正点率第一、平稳操纵第一的佳绩……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谈谈如何向2023年“最美职工”学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3)“最美职工”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某校举办以向“最美职工”学习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7 . 【75年,换了人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75年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75年弹指一挥间,神州大地换了人间。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阐述你对“75年弹指一挥间,神州大地换了人间”的认识。

【长征,永远在路上】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这一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也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之源。

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次新长征,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之源”的理解。
2024-05-20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血筑丰碑,英名垂青史。2024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他叫陈祥荣,他和他的战友一起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01年,他出生在福建宁德市,从小就有当兵的理想,不怕吃苦,热爱祖国,独立有主见。高中刚毕业的他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入伍那天,18岁的他郑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202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外军公然挑衅,边疆上的紧张局势愈发严峻,陈祥荣所在的部队,面对外军的侵犯,毅然迎战。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用年轻的身躯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英雄。

陈祥荣,19岁的年轻人,是戍边烈士,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伟大,英勇奉献的壮丽,以及年轻人的坚韧和勇敢。他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青春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学生如何践行陈祥荣的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材料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改革就是“立新破旧”。“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稳步推进改革。新的制度建设好了,新的政策完善了,旧的制度、旧的政策适时退出,而在新制度还没有建设好、新政策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不轻易改变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做到不立不破,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先立后破”是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的?
(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另列举2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的具体成果。
2024-05-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余万人次,全市综合阅读水平稳步增长: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阅读数量,以及未成年人阅读率领先全国。北京市推进全民阅读(     
①有利于提升北京市民综合素质             
②是基于阅读决定人生道路选择
③可丰富优秀文化传播活动载体             
④意在推动图书产业的蓬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10 . 某地开展“敬老月”活动期间,围绕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对贫、失能、独居等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此举有利于(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全面继承我国传统“孝道文化”       
④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关怀相承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