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22年“最美教师”韩龙从一名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逐梦军营的文艺士兵;从致力于音乐事业的职业音乐人,变身为扎根基层的乡村音乐教师。一年援疆、三年援藏,他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将美育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这告诉我们(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②理想信念决定了青少年的人生方向
③青少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体                 
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放飞青春梦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道德模范的诚挚关怀。

“孝老爱亲模范”张志旺,从南下打工替父还债,到20多年间不辞劳苦照顾体弱多病的亲人们;从开办农民技术学校、帮扶退伍军人到资助困难群体,用20多年的闪光足迹,诠释了“至诚至善,一诺千金”。

“诚实守信模范”刘习明,严格规范医疗项目收费,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想方设法为家境困难的患者减免费用,甚至自掏腰包帮他们补贴路费。从医至今,言出必行,从未辜负过患者的期望。

“敬业奉献模范”艾爱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们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励着亿万群众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道德模范的事迹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何启示。
(2)班级学习园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00年10月31日,伴随着“北斗一号”首颗卫星的升空,数千年来人们赖以指路的“北斗星”,被中国航天人以现代科技全新定义。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星座全面完成。

北斗升空20年,从起步较晚到世界领先,从“一颗星”到“天星”,是一段恢弘磅礴的“中国星座”建造史。在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有人提出,我们的北斗系统应该照搬国外的GPS星座布局方案,这样可以节约经费,节省时间。但是许其凤院士认为,外国人做出的星座布局设计不一定准确,GPS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开拓者,但是并非绝对完美,中国应该在GPS的基础上进行星座布局方案的优化升级,要另起炉灶。也正因如此,北斗系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当时的中国缺少先进的设备,许其凤院士经常用双腿丈量大地,带着自己的学生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在祖国的大地上展开卫星大地测量,开展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许其凤院士曾说,卫星需要定位,人这一生更需要定位。这位为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奉献终生的老人总是在孜孜不倦地前进,将自己当作许教员、一位老师,在生活工作中待人谦逊、始终坚持在工作一线。正是因为有了类似许其凤院士这样的默默无闻、为国奉献一生的英雄,我们的祖国才如此强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许其凤院士的事迹对青年一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启示。

4 .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议具体提出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在“育新人”中的意义。
(2)请你为学校开展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的方式提出两个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问题。他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③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有利于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典袭来时,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了!”这句广为流传的话不仅带有岁月流转的感怀,更是使命接续的誓言。

据统计,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到12000人左右,差不多是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他们是战“疫”一线的青年突击队,义无反顾地扛起了责任与担当。他们说:“对得起职业,对得起患者,我们无悔!”“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不能做事了,对不起……”一句朴实的话,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位大眼睛的姑娘―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护士朱海秀。除夕那天,朱海秀收到护士长发来的消息:“海秀,你愿意去支援吗?”朱海秀没有扰豫:“如果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一定会义无反顾,所以当时就报名了。”在武汉,她要面对的是很多前辈都没经历过的挑战。因为穿着几层防护服,哪怕再渴,朱海秀和同事不喝水、也不吃东西,为的是不想浪费防护服,为的是多些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与疫魔的较量,没有硝烟,但生死的考验真真切切。对朱海秀和更多她的同龄人而言,这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材料二   2月7日抵达武汉,2月9日进入病区,不到30岁的医学博士董锦沛一边与医院不同科室同事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边参与临床资料收集及临床试验研究。新冠病毒是新病毒,对其认识需要有个过程。我国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在基于科学认知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方案。第一版是基于对既往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随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入,第二版增加“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第三版增加了“冠状病毒对热敏感”、第四版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类型与特征”……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通过不断更新诊疗方案,不仅承受住暴发流行期诊疗量激增的“冲击”,而且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武汉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从14%提高到89%。目前,第七版诊疗方案已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90后”“00后”抗疫卫士们的事迹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更新诊疗方案的原因。
(3)结合学校实际,就传承“抗疫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7 . 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此,要(       )。
①引导青少年自觉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②教育学生弘扬奋斗精神,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
④以崇尚劳动为文化素养的核心,提高道德修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立德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
2020-0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