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2月,习近平总结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是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高中,累计帮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学,使一千多个家庭脱贫,校长张桂梅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在学校教育中,该校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挖掘红色元素,重视信仰教育,通过讲授党的历史、讲述革命英雄故事,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共产主义信仰的温度,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如何把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女高的成功与红色文化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密切相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是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传承红色基因对培育担当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启示。
(2)班级拟举办“学习脱贫攻坚精神,争当时代奋斗先锋”的宣讲会。请列举两条决战脱贫攻坚需要具备的精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中,能够品味到信仰的味道,感受到到真理的力量;从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诗句中,读懂什么叫为了信仰宾至如归;从发生在湖南汝城的“半条被子的故事”里明白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从“通道转兵”的伟大转折中、从战胜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从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更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材料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史教育对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围绕“信仰、信念、信心”三组关键词,撰写一份人生感悟。要求言简意赅,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1-08-0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材料一   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走出了一批革命元勋,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李达等;这里刻下了无数革命印迹,如秋收起义、湘江成役、湘西会战等;这里也遍布着红色故事,如半条被子、断肠铭志、两把菜刀闹革命等。据了解,湖南有县级以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史迹1300多处、教育基地433处、烈士纪念设施227处。这些优质的红色资源是生动鲜活的精神教材,也是硬核有料的信仰载体。立足这片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就在于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经典入脑入心,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江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人民群众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取得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红色故事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胜利之本”为主题写一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学科的思维逻辑,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字数200字左右。
2021-05-31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政治试题 (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1月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

2020年“诚信之星”发布主要通过电视专题片讲述“诚信之星”先进事迹。他们有的为了一份信任,不畏艰险、冒疫奔忙,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勇做挺身而出的凡人;有的秉承“诚信为本、品质至上”的企业精神,不计成本保证防疫物资供应,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有的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坚守“一户不脱贫决不撤岗”的庄严承诺;有的扎根偏远乡村,甘守清贫寂寞,为乡亲解决病痛,多年如一日甘当村民“健康守门人”;有的弘扬家风、恪守家训,致富不忘乡亲“不帮乡亲拔掉穷根决不罢休”。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是“诚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宣传2020年“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为主题,撰写一份演讲提纲。
2021-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八)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讲好中国应急管理故事,2021年1月,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他们有的在防汛救灾一线闻“汛”即动、向险而行,为搜救遇险群众不幸壮烈牺牲;有的奋战在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出色完成应急值守、转运病人、搬运物资、洗消杀毒、救援保障等繁重任务,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贡献力量;有的矢志技术革新,成功破解旧装备发挥新作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现实课题……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极端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2021年1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2020年,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5%和8.3%,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较近5年均值下降4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应急管理工作者们不畏开局之苦、勇克创业之艰,忠诚履职、竭诚奉献,奋力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作出新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意义。
(2)某班级拟举办“中国梦·劳动美”的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该主题撰写演讲提纲。
2021-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病毒突然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材料一   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各地群众集中智慧,动员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4万多名“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地“逆行”,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民警忠于职守、不惧风险,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下沉,任劳任怨;广大志愿者真诫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人间大爱;工人们日以继夜地建设医院、生产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为抗疫前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正是因为亿万人民群众无畏忘我的辛勤付出,才使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赢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1)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举国战“疫”之时,有一个群体“90后”镌刻下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面对严峻的疫情,这群被视为最具个性的人,却义无反顾将自己作为最平凡的个体,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当国家需要他们时,他们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披上白衣,他们就是捍卫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他们就是守护城市安全防线的钢铁战士;戴上袖章,他们就是维系社区运行的基层干部……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2)“90后”在抗疫中所展现的担当对青年学生成为时代新人有很多感悟与启示,请围绕“青年学生如何成为时代新人”的主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致;②充分使用文化生活学科术语;③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1-04-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宫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宫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魟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炉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卫国戍边英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家国情怀这才是新时代青少年应该追的“明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意义。
(2)家国丹寸地,忠烈铸英魂。请以“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为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伟大复兴”三组关键词,撰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1-04-01更新 | 4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卫星导航与定位研究。1994年,我国开始独立自主研制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在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的基础上,该系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为人类走得更深更远做出中国贡献。

26年来,中国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孕育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这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继续勇攀科技高峰,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2)请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北斗精神,写出两个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两个标准,不超过15字。)
2021-03-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义。

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劳模精神教育有利于推进劳动教育。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劳动教育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建议》勾画的宏阔壮美的蓝图,照见未来的中国,也照见未来的你我。朝气勃发的事业,让青春的你与青春的国,相遇在最美的年华、最好的时代。未来的五年和十五年,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建议》所提要求对培养时代新人的积极意义。
(2)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请从文化角度,围绕“成长、成才、成功”为当代中国青年提两点建议。
2021-0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