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总体方案提出,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该总体方案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有专家指出,“立德树人”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发展教育事业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质等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2021-03-29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件大事。2020年12月上映热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一经播出便占据各大媒体收视率头榜,全景展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热情讴歌英雄儿女,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与过去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追求特效和夸张史实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不同,《跨过鸭绿江》在具体的战斗场面拍摄上非常克制,更多体现了站在死亡面前的普通战士在个人和集体、在生命和信仰中的无畏选择。剧作第一次以电视剧的视角向观众们科普了这场战争的意义、价值和具体的作战内容,为观众们讲述了这场战争为何要打,为何能胜的问题,在科普抗美援朝的历史的同时传递着“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的价值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战胜帝国主义强敌的民族精神,在歌颂“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时,激发观众对党和国家的敬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


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跨过鸭绿江》剧组用精品致敬英雄对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
2021-03-20更新 | 42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②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有利于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为此,我们青年学生应该(     
①勇担使命,在投身医疗事业中谱赞歌②衷心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
③坚定信念,为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指导④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④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建议》勾画的宏阔壮美的蓝图,照见未来的中国,也照见未来的你我。朝气勃发的事业,让青春的你与青春的国,相遇在最美的年华、最好的时代。未来的五年和十五年,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建议》所提要求对培养时代新人的积极意义。
(2)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请从文化角度,围绕“成长、成才、成功”为当代中国青年提两点建议。
2021-0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五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0日上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桂林市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由此,桂林市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早在2002年,桂林就吹响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全市上下不懈努力,稳步推进各类创建活动。近年来,桂林市以“文化立市”助推文明城市的创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百姓大舞台”,举办“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在兴安、灌阳、全州先后建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题纪念馆,引导广大市民重温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举办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展示本市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新建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使这些设施能够更好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查处色情和邪教等非法出版物,组织优秀文化进校园、进基层、进乡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桂林“文化立市”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经验。
2021-0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五中2021届高三模拟政治试题(5月份)
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居于首位。我国将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难题。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在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关键是要(     
①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②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们高层次文化需求
③重视教育事业,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④发展科学事业,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是(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代表,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央文明委委员,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等参加会议。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正确的道德责任
③发挥模范的引领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