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深化”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学过了”,而要自觉在理论武装上求深入,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内化”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懂了”,而要真正内化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内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转化”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学好了”,而要切实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深化、内化、转化”对新时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材料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文明,其中一条主线是了解中国的真善美。要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一个主篇章是讲好“真善美中国”故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中国贡献,需要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让“真善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分享一个“真善美中国”故事。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 . 《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     

①旨在把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中分离出来厘清两者边界
②是一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
③只调节和规范未成年人与其父母、其他监护人的关系
④是一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的良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1-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 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海丰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党建”“红色+旅游发展”“红色+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盘活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助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该举措有利于(     
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②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④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丰富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应(     
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②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
③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全面传承和弘扬传统道德规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14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④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青岛结合各区市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四德工程”建设的推进形式和实践载体,在各区市、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开展宣传实践活动,构筑起青岛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此举(  )
①有利于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实践能力,追求守公德、严私德的生活 
③旨在移风易俗,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 
④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旨在鼓励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M市积极开展乡愁文化地方元素的挖掘梳理工作,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采取“文化+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助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村民增产增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补齐乡村文化建设的短板,村级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黑板报等文化阵地不断完善起来;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大力开展“乡贤进讲堂”活动,凝聚民心、淳化民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M市是如何发挥优秀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的。
2020-10-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
8 . 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从重症病房到国门重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他们积极投身卡点值守、信息收集、心理疏导、便民服务、社区消杀等志愿服务中,用大爱筑起了抗击疫情的“万里长城”。青年志愿者的抗疫志愿服务(       
①表明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三观”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②可以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
③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志愿行动
④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17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
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在道德建设中要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和公民价值规范,有机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各方面、全过程,用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告诉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弘扬民族精神
③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今年“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等事件,让“巨婴”的热度进一步升高。“巨婴”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对此,我们必须
①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和谐文明风尚
③以道德模范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位公民
④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