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以什么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是唯动机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判断行为善恶的唯一根据在于动机是否出于“善良意志”。他举例说,一个人看到有人落水,只要他有救人的善良动机并尽力去救,即使没有救出落水者,他的行为也具有道德价值;相反,如果救人者是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施救,即使将人救了上来,也不能认为其行为具有道德价值。

效果论的著名代表是近代英国功利主义大师边沁。他以效果评判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对于一个极力援救溺水者的人来说,不论他心目中有何等卑鄙的动机和意图,如果他能救人一命,无论如何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相反,如果搭救不成功,无论行为者的动机如何善良,都毫无道德价值。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唯动机论和效果论的认识。
(2)从内外因两个角度,各写一条宣传标语(或名言警句),营造重视“崇德修身”的良好氛围。
2024-04-0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湖北省七市州2024年高三3月联考二模政治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和成果。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这些教义更多地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一些内容带有封建宗法制度的色彩,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不符,必须与时俱进,培育优良的家风家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我们怎样建设好家风。
(2)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培育优良家风家教提出两条建议。
2018-02-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高考政治 第15周 必修三测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和成果。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这些教义更多地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一些内容带有封建宗法制度的色彩,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不符,必须与时俱进,培育优良的家风家教。
材料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培育优良家风家教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我们怎样建设好家风。
(3)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培育优良家风家教提出两条建议。
2017-07-1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4 .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材料一:继2015年元旦贺词的“点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春节贺词中带火一个词:家风家教。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孟郊那首著名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在这个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是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标语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
材料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为善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子、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某社区拟开展“好家风”展示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限20个字以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领导干部的精神脊梁要靠“严”“实”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选择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凡事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坚定不移地挺起为人民奋斗、对党忠诚的脊梁,才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就越要从严治党,严和实的作风就越不能丢。
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领导干部过去也曾经严于律己,干出过成绩,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但最终理想信念缺失,精神脊梁软了甚至断了,踏上蜕化变质的不归路,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要牢牢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真正做到一心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当前领导干部进行的“严”“实”教育。
(2)有人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结论:“领导干部的精神脊梁来自党的‘严’‘实’教育”。对此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为你的观点阐明理由。
(3)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请你列出两条名言警句予以印证。
6 .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获得表决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此次修正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了法定程序,发扬了充分民主,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心声,顺应了时代要求。修改宪法是时代发展必然、深化实践必要、完善法治必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修改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的是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政府 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如今,共享理念更上升为国家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抓紧构建与共享理念、共享经济相匹配的公德、价值、文明体系,加强诚信约束和依法治理,使共享文化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的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以期趋利避害、兴利除弊,不断丰富共享资源,扩大共享领域,改善公共服务,谋求共建、共享、共赢的理想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谈谈党在宪法修改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共享文化对发展共享经济的意义。
(3)请列举两个与共享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