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④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0·全国·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43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泗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材料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杭州富阳以破解“千村一面”、改善城乡风貌为抓手,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杭派民居”。东梓关村对清末民初的百余幢建筑,如“许家大院”、“春和堂”药房等历史古 迹修缮如故,传统的院落、寺庙、祠堂旧居等更显其典型的杭派风格;文村处于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采用当地常见的“杭灰石”建造,沿溪而建,每块石砖保留着不同的纹理;秉贤村的都市风雅型设计中,融入山水文化,进行人文设计,实现人居环境系统与自然山水系统的有机结合。村民们搬进新居后,生活更加惬意,“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富阳的这三个村颜值爆表,刷爆了朋友圈,成为了“网红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杭州富阳的民居建设对乡村振兴有何借鉴之处。
材料二 目前,有些乡村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落后,乡民精神风貌萎靡 不振的现象。孝老爱亲、忠厚传家、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乡村的 人际关系正在走向“半熟人”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薄,邻里之间日渐疏远;劳动力输出所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使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导致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创业能力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的振兴,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民精神风貌。
(3)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民精神风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请你为此写出两条宣传语。
2018-05-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在CCTV-4 开播,讲述者用朴素的语言讲述长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 深刻影响,真实的故事、浓浓的亲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好评如潮。该节目的举办旨在
①弘扬家国情怀,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②重塑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谐家庭
③展现中华家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④传承优良家风,引导子女健康成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接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地处赣南的某村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客家人村落,有保存完好的祠堂10余座、书院4座和连片明清古建筑,崇文重教、勤俭节约、自强拼搏、仁爱孝悌、邻里互助等淳厚乡风流传千年,忠厚传家、耕读传家的牌匾、雕刻随处可见,在良好文化的熏陶下该村名人辈出,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年来,有的村民只想着挣钱,出现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等不良习气,导致部分家庭由富返贫,家庭、邻里矛盾激化,新选举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痛定思痛,决定从培养文明村风入手开展工作,由村民大会推选德高望重的党员、干部、群众组成民情理事会,村委会和理事会依托祠堂、书院举办道德讲堂,宣讲祖辈先贤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开展好儿媳、好婆婆、好邻居明星评选活动,制定有关婚丧嫁娶、反对赌博陋习等的村规民约。如今,该村消灭了不良陋习,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被评为江西省首批“最美乡村”。完好的传统建筑、文明的乡风吸引各地游客,每年都有数万人来村旅游,带动餐饮、宾馆等服务业发展,扩大了脐橙、茶叶等销售。目前,该村年人均收入5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村的做法为什么能够形成文明的村风。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文明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3)当前,文明乡风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请你为乡风建设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是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文明风范和道德品格。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钱氏家训》中的“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等治家格言所承载的家风家教至今今后人景仰。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钱氏家族人才辈出。如五代时钱镠开创吴越国,经过三世五王打造了苏杭天堂;宋代的钱选、明代的钱德宏、清代的钱谦益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家;近现代,“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创者钱三强、历史学家钱穆、文学大家钱锺书、思想家钱玄同等,都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别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所在。
(2)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对上述观点加以诠释。
(3)请从家庭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培育优良家风。
2017-03-03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7 . 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2016-11-26更新 | 164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届山东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政治试卷
8 .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如实行微博实名制,加大对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网络欺诈、非法网络攻关等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这些做法
A.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B.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危害社会
C.不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D.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16-11-26更新 | 7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一上·山东济宁·期末
9 .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④先进文化能决定科技的进步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常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2016-11-26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泗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