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25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一是要加强科学保护。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二是要开展系统研究。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三是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着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四是要强化教育功能。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2 . 议题   亵渎英雄的行为
议题情境   亵渎英雄的行为
议学材料

某些人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重新评价”等幌子,歪曲、否定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诬蔑、诋毁英模人物。从“质疑”黄继光、贬损邱少云,到制造谣言丑化刘胡兰和“狼牙山五壮士”,一些人把否定历史当时髦,以解构崇高为能事,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罔顾事实、混淆是非、忘本忘祖,这股歪风邪气冲击社会共识、挑战正义良知、扭曲价值判断,成为必须驱散的“雾霾”,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到不断提高烈属抚恤标准,再到红色旅游的蓬勃兴旺,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日益成为社会风尚。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5亿多人次的群众瞻仰祭扫烈士纪念设施。每一个深深的鞠躬,每一次深情的仰望,都在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对历史的敬畏。


议题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商议、展示
议学任务
(1)阅读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实践商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如何行动?
(试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分析)
(2)请将所得资料写在议题式教学卡鱼骨图两端。小组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2021-10-25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3 . 议题   崇尚英雄的理由
议题情境   视频《崇尚英雄,成为英雄》
议题活动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商议,完成下列问题,课堂展示。
议学任务
欣赏视频《崇尚英雄》,商议
(1)英雄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
(3)为养成崇尚英雄的社会风气,国家采取了哪些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作为?(请将所得资料写在空白处。小组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2021-10-25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议题式教学设计)

4 . 材料一   2019年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在百年学府南开大学,师生们一起重温张伯苓老校长提出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时空交错中,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如此震撼人心。80多年前民族危亡之际的痛切之问,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迎来了青春激昂的回答。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如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某班要组织开展“弘扬爱国精神”的主题班会,请设计两个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国精神。
2021-09-1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3 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礼俗是指礼仪习俗。礼俗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其他社会活动等各种方式传承。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的传统礼俗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礼俗异化在一些地方成为普遍现象,诸如因彩礼引起的婚姻矛盾、家庭返贫、司法纠纷等现象不时出现,失序礼俗困扰着部分群众生活。

《民法典》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把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部分,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价值在于将道德伦理规范引入法律适用,起到扩充法律渊源、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1)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总则》把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指出应如何避免礼俗伦理异化。
(3)公序良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请你为弘扬公序良俗提两条宣传标语。
2021-04-28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9.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 . 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说明办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意义。
2021-04-2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10.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经济力、军力等远远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困难,同仇敌忾、出国作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上甘岭中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空中英雄蒋道平、光荣牺牲的毛岸英等英雄人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壮丽史诗。

70年前,在惊天地、泣鬼神、永留震撼于人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克服武器装备落后、条件差的困难,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终于打败了武器装备先进精良、手段极其残暴、行为极其野蛮的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英名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意义。
2021-04-13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10.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 . 中央电视台关于校训的系列报道--“校训是什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网民纷纷晒出自己母校的校训,在考校中溯源,在品鉴中感慨。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出自《易经》,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出自《大学》,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恩明辨笃行”的校训源于《中庸》,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则出自《论语》。可见,校训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校训影响着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影响他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在今天,校训传递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挖掘校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正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恪守校训,实践校训,对于学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取得进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挖掘校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意义。
2021-03-12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3):9.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0月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赓续精神谱系。

大疫当前,全国人民在行动,践行着中华美德和中国精神。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或奔赴前线,或守护后方,守土尽责,用爱和奉献坚守着岗位,用生命健康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一个号召,几万名白衣天使急奔灾区;一声令下,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数日建成;一句重托,十四亿人民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守望相助,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和不屈的民族脊梁,这也是我们能够打赢“新冠”战疫的底气所在。

大疫当前,也检视着人们的道德和良知。当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个别不法奸商哄抬物价,个别居民不服从统一管理,肆意发泄个人情绪,甚至出现强行冲卡、辱骂志愿者、殴打医护人员的恶劣现象。公民道德建设仍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020-12-17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补习教材.寒假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练习24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班政治教师就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当前道德突出问题,下面是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请你参与其中进行研究:时下地沟油、老人跌倒、黄赌毒、拜金……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发指。面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有人发出“扶起”跌倒的公德心的呼吁,有网友发问: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经济发展提速了,道德价值观念反而落后了?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扶起”跌倒的公德心?
(2)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以此为主题拟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
2020-12-12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补习教材.寒假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4)练习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