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有关疫情的谣言也在蔓延,俨然成了另一种“疫情”。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春暖花开时,“飞絮能加速传播新冠病毒”的谣言也随漫天飞舞的柳絮扑面而来。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明确表示,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谣言重复千次还是谣言,用事实击败讹传,抓住谣言蔓延时机完善公众的科学知识体系。

自疫情暴发以来,一些网民通过网络编造、传播、散布疫情不实信息,引起群众恐慌,严重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流丸止于瓯臾,谣言止于智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主要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时据实发布权威信息,医疗专家解惑释疑,公众筑牢思想堤坝,增强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要不断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防止谣言成为另一种“疫情”。


(1)谣言重复千次还是谣言,要用事实击败讹传,抓住谣言蔓延时机完善公众的科学知识体系。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有关疫情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俨然成了另一种“疫情”。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防止谣言成为另一种“疫情”。
(3)流丸止于瓯臾,谣言止于智者。请就抵制有关疫情的谣言、加强科普宣传提两条具体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法治思想,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要善于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各地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效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

材料二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治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同时,法治教育要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稳定大局和校园秩序。要紧密结合理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来进行,通过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升华其人生理想,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 . 材料   当今世界,信息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由于网络的低门槛进入和自主、开放、匿名等特性,互联网上信息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成为网络杂音,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毒瘤,威胁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影响到社会稳定。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助长了网上错误思潮的传播、有害信息的泛滥、网络戾气的蔓延,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在,社会各界要求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整治网络不文明现象、净化网络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2019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现阶段应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22-02-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