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弦予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于文明养成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一个人的人品,多数是从他无意间做的小事体现出采的。而他的的人品、性格、风骨、气质和处事态度,狂往体现了他的家庭对他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他的后代和家人。家风特承,润物无声。注重家教,就是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注重家风,要求我们弘扬优良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筑牢社会风气的基础。
(1)我们要以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国家、民族的和谐兴旺。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优良家风对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走好人生路的意义。
(3)为引导家庭重视家教,某街道办举办一次社区主题座谈会,请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字数不超过20字)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个老牌贫困村的扶贫怪事:地方干部为村民寻求务工机会,村民以誓吃不惯外地大米”为由拒绝:地方干部为贫困户提供鸽苗,村民把鸽子养大后卖掉,没买新鸽苗却把钱花个精光;地方干部为村民脱贫殚精竭虑,贫困户却为自己生了4个儿子而骄傲,以为孩子长大了就能过好日子……思想现念层面的贫乏,缺少改变现状的志气,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解决好这些“非物质”问题,才能真正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尤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劳动可以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l: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
(2)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一为“我要劳动”。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变。
2013·安徽安庆·二模
3 . 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2016-11-26更新 | 16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