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要求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批遴选东、中、西部4个单位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后逐渐在全国推广;2023年3月“基层立法联系点”写入最新修正的立法法。

2021年——2023年,北京市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设立了两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基层确定的固定联系单位,是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直接了解群众意见建议的经常性联系平台,也是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北京市地方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联系点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基层单位、基层群众以及专家学者,为常委会立法和监督工作建言献策;截至2022年底,针对17件法规草案、编制立法规划、执法检查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870多条,充分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立法信息的“收集站”,人民群众立法诉求的“代理站”,立法工作的“评论站”,普法工作的“宣传站”。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年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国家情报法、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等国家安全专门立法相继出台,全面筑牢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法治基石。面对国外霸权全方位遏制打压,党领导人民充分发扬斗争精神,进行针锋相对、有理有力的反制,在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同时,塑造总体稳定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设立“4·15”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声音、呼应社会关注、公布重大案件、解释安全法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途径进一步拓展,防范身边风险的国家安全意识、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3 . 材料一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根据党中央精神和实践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增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增至45个,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通过联系点,就172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计划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等立法全过程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2000多条,“原汁原味”反馈群众诉求,其中3100多条被立法研究吸纳。

材料三:退役军人刘旭的建议在退役军人保障法的第71条、第84条中得到了体现;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所提意见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8条吸纳。
(1)结合材料一,阐述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的?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出台相关规定,自2021年9月30日起,所有持证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2023年3月18日,一段视频曝光了“无臂男子免费乘地铁被要求出示残疾证”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地铁客服表示,按现有规定,残疾人必须出示相关证件,核验后才能享受特殊通道免费通行。对于相关地铁站“认证不认人”做法,地铁运营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对该乘客深表歉意,表示“将持续优化特殊乘客的出行服务保障”。

结合材料,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此类事件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带来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入新时代,社会各界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呼声不断高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法工委经与中央宣传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很多普通民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建议。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确立了运用法治方式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略。爱国主义教育法聚焦于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如何实现科学立法的。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立足基层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的民主立法形式,使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能够乘“直通车”第一时间反馈到立法机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创新立法意见征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热情高涨,收集到不少建议。“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途径”“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从民法典》到《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反食品浪费法》,最高立法机关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意见,让国家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期待。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价值所在。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能源法等,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修改国防教育法、网络安全法,以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3月2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披露,西藏共有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24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66.7%;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自治区本级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29件,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据介绍,一直以来,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民族的人大代表通过出席人民代表大会,对各项议案、报告进行审议、表决,提出议案和建议,代表人民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闭会期间,代表们通过专题调研、视察、走访等方式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期盼,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上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保障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党中央每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多次聚焦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将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上日程。2023年相关部门按照程序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送审稿)》,并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企业的意见,赴地方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保障法健全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机制,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科学立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

材料三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确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3)请你以“维护国家安全筑牢民族复兴根基”为主题,撰写一份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5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材料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2014年4月,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代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专章,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战略部署。

2015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此后,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相继颁布或修订实施,国家安全领域法治化进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筑牢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1)有人认为,制定和完善国家安全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属于中央事权。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通过香港基本法第23条授权并要求特区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然而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敌对势力不断“污名化”“妖魔化”阻挠破坏,该项立法迟迟未能完成,成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大漏洞和执行基本法的一大缺陷。特别是2019年“修例风波”中“港独”猖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2024年3月23日,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刊宪并生效,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卡梅伦却称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建议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规定的有关义务,对香港居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有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写一篇发言稿,驳斥卡梅伦的观点。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层次清晰;③语言表述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江苏,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以法治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提升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

江苏省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江苏建设整体规划,通过立法实施《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出台《江苏省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实施方案(2022—2024)》,以法治刚性保障营商环境。全省法院以“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2023年一审审结商事案件18.4万件,标的额1709.3亿元。全省检察机关2023年共起诉破坏市场安全的黑恶犯罪1047人、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1333人。全省各级政府聚焦执法领域体制改革,通过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包容审慎政策,依法适用行政案件:“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说明江苏省是如何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