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并分析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2023-10-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半月考政治试题
2 . 春秋时期,齐国任用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倡“相地而衰征”。“衰(cui)”是等差的意思,国家分田到农户,按照土地质量和产量,让农民将收获的一部分粮食以赋税的形式交给国家。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齐国的改革(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使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确立了私有制
③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进步
④使经济基础适应了上层建筑的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材料二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1)材料一中出现的情景描述的是哪种社会形态?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二中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023-10-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辽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 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分析材料,说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5 . 在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其基础是(     
A.农民没有劳动工具
B.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两把刀,租税重,利钱高”“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税负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1)材料一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农民受苦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近期,美国又出现了大批生产企业关闭破产、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等现象,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对此,马克思曾经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2)这里的“魔鬼”是指什么?请谈谈资本主义“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的原因。
7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5-26更新 | 314次组卷 | 8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为地主耕种土地,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③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退步   
④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魏晋时期的大地主采取庄园式生产组织形式的动因在于:他们在兼并土地的同时,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奴婢、佃客、义附。土地被兼并、自然灾害、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动荡的时局,大批自耕农无力抵抗,不得不将国家分配的土地出卖,转移到特权阶层的手中,并逐渐沦为奴婢、义附和佃客。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地主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主要目的
③农民阶级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④地主阶级凭借占有土地剥削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每一次社会基本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配着的,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被取代就必然不可避免了。下列能够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的是(     
①垦田和兴修水利能力的提升降低了耕种王田的积极性
②新贵族要求农户以货币形式缴地租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③为满足资本家的利润,工薪收入增速总赶不上物价增速
④尽管枪击案频发,但美国的禁枪法案仍难提上议事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3更新 | 358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临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