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诗人经常用诗歌记录自己所处的时代。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为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画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背景,分析下列选项中能解释“乡村四月闲人少”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
②农民在缴纳地租后剩余的部分劳动成果可归自己支配
③在苛捐杂税压迫之下的广大农民不得不进行辛勤劳动
④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在地主的压迫下强制进行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8更新 | 69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蚕妇》。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全诗构思奇巧,言简意赅,语言明白如话,生动地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根据材料,简述作者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特点并指出当时社会剥削的基础及主要矛盾。
3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②“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③“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劳而不得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9-29更新 | 422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举行。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考古项目负责人何旭红发布了十年考古成果,刷新了人们对汉代长沙王的认知。从汉代所处的社会时代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互助合作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模式
②农民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③农民需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
④文字在当时得以发明和应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09-04更新 | 6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原始社会解体,进入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经济上深受剥削,生活凄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①剥削的基础、形式、程度相同             
②强制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去公平
③生产力发展,经济危机无法克服             
④被剥削阶级被迫为剥削阶级无偿提供劳动和产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08-03更新 | 1547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要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④最底层的农民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9更新 | 68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蚕妇》。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全诗构思奇巧,言简意赅,语言明白如话,生动地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材料二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该作品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开篇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更是广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1)根据材料一,简述作者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特点并指出当时社会剥削的基础及主要矛盾。
(2)结合材料二,联系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为什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8 .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出土有青铜神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可以推测出三星堆文明时期(     
①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产生了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5-26更新 | 314次组卷 | 8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临湘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学考)
10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是唐代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中对当时社会场景的描述,从生产关系角度思考,造成上述鲜明对比的原因可能是(     
A.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社会灌溉技术的落后D.地主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