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2 .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有一个村庄叫“六搬村”,这里居住着我国从原始森林走出的少数民族族群——苦聪人。苦聪人曾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的木石工具刀耕火种。以下可能与当时的苦聪人生活场景一致的是(  )
①人们要向地主缴纳地租
②人们去城市购买生活用品
③人们使用打磨的石器捕捉野兽
④生产资料由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同占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奴隶制近乎绝迹的20世纪中叶,残酷的农奴制堡垒却还存留在中国西藏。当时,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几乎占有西藏全部财富,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却挣扎在生死线上。旧西藏“三大领主”掌握着绝对权力,农奴只是领主“会说话的牲口”和“会走路的工具”。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领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被“三大领主”占有和支配
④奴隶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农民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B.收取地租C.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等级制度
5 . 17世纪后半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布的“朕即国家”,成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格言。18世纪中叶,路易十五更明确地宣布“最高权力只属于我,立法权完整不可分地由我一人掌握。全部公共秩序都是我定的,国民的权利和利益与我的权益必然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只掌握在我手中”。这印证了封建社会时期(     
①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
②广大国民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③君主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
④被统治阶级所受的压迫异常沉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下列对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④被奴役的劳动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汉书·食货志》记载: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原因是(     
A.封建的土地所有制B.日益森严的等级制度
C.个体劳动逐渐盛行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8 .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奴隶社会——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C.封建社会——相比奴隶,农民能够完全自主地劳动
D.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9 . 以下正确表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
A.地主阶级占有全部的土地
B.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
C.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变相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D.使用机器大工业进行生产
10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要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④最底层的农民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