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展开论述。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6年,是怎样的一年?

这一年,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驶下装配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一年,“中0101”号歼5战斗机试飞成功,新中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翱翔蓝天。

这一年,毛泽东同志视察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挥笔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词句。

还是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在党的八大召开25年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这样的评价:“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从党的八大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号角,到如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一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3-12-2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当时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分配给劳动者。

材料二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尝试,但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后,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23-12-2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   70多年来,新中国这艘巨轮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驶过了一程又一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

材料二   只有正确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现实。对于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思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不能否定”思想的正确性。

5 .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怎样发展,一个执政党怎样带领民族、国家发展进步,归根结底在于道路的选择与确立、在于道路的开拓与创新。走什么样的路,成为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成为关系长远、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成为民族、国家、政党能不能成功、有没有前途的关键所在。道路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党的事业以正确道路为基础、作保障,正确道路为党的事业把方向、壮力量。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亿万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请你简要谈谈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寻找的道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风雨如晦,各种“主义”用尽却灾难益重、危机更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是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自己的路,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我们只能学苏联的经验。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觉察到苏联经验的局限,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后来逐渐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国特征结合起来,找到一条能够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作出的历史贡献。
2023-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我国以苏联援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一五计划的突出成就
921在施工的1万多个建设单位中,限额以上的有921个,它们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骨干,其中有许多是我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等
三年半一五时期的大中型项目,建成后平均三年半就能收回投资。同期日本是3年,美国是4年,苏联是5年
18一五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计划规定为14.7)。1957年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我国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
三大产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入藏公路开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全长1160千米,全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

材料二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材料三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这些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成功实施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走得通、行得稳。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结合材料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
2023-1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梁平区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民族觉悟者的历史担当和最高使命。

怎样才能救中国?这是每一个不甘于民族沉沦的中国人共同的叩问,无数的人在找寻这一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8月,多方探索、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挚友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颓势,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改变了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中华民族昂扬地站立了起来,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中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充分肯定党中央“七大”以来的正确路线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同时,大会肯定“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这是我国在理论上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党的八大的成功之处。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12-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开天辟地】

中华民族创造了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先进文明。但到了近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清王朝日益衰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和先进文明。

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共产国际组织的发展等多方面相继汇聚形成的历史大趋势、大背景、大呼唤中,中国共产党如破茧的蚕蛹、新生的凤凰,呼之欲出了。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正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大步迈进。


(1)请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谈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都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

【继往开来】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就此拉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43年来,我国各领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又一次伟大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2)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