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经过科技工作者认真研究,改进技术工艺完善了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开展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材料二   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就能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如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
(2)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阐释我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价值。

2 .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诠释,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科技战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是中国精神极其鲜活极其真切极具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全体北斗人执着坚守的核心价值,对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强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弘扬好。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
2021-11-09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朗读者》是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制作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人们的文化情结,在全社会掀起了朗读的热潮。《朗读者》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了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是一次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材料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是我国首次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执行的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整个采样返回过程持续长达23天。2020年12月17日凌晨l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有能力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在探月史上也将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大力传承和践行“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探月精神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精神的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又一奋斗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朗读者》实现口碑和收视率双赢的原因。
(2)传承和践行探月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3)班级学习园地以“如何弘扬探月精神”为主题征稿,请你列出两个写作要点。(每点20个字以内)
2021-10-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年,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从神舟七号太空行走到神舟八号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近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并自主与“天和号”核心舱实现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又取得了一大进展,这是载人航天历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建成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一代代航天人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载人航天事业接力“点火”,将青春化作燃料,谱写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

“天宫”空间站和系列航天行动,将极大地促进航天育种产业化,为农业发展插上至新的翅膀。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经过30余年发展,在育成品种的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方面处于世界第一位。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超过200个,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元以上。除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外,还创制出林草花卉、中草药新品种和制药、酿酒等微生物新菌种,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我国航天事业为农业发展插上全新的翅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3)2021年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某学校将组织学习和发扬航天精神的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撰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在16个字以内。
2021-10-26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二)
5 . 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这一性质判断(       
①依据判断的质,属于肯定判断                    ②依据判断的量,属于全称判断
③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为单称肯定判断             ④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为特称肯定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一   此次落火的探测器“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而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就是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首辆火星车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命名,都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让高大上的“探火”工程变得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材料二   在建党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一种科技实力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青年人是重要参与者。一批“80后”“90后”传承老一辈的航天精神,投身其中,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只能止于至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注定勇往直前。


结合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命名到完成对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才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依据。
2021-10-13更新 | 448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材料一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叫“嫦娥”、火星探测叫“天问”……这些名字充满了中式浪漫,又巧妙地契合了航天器的功能。此次落火的探测器“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而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就是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首辆火星车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命名,都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让高大上的“探火”工程变得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有何文化价值。

材料二   在建党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一种科技实力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青年人是重要参与者。一批“80后”“90后”传承老一辈的航天精神,投身其中,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只能止于至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注定勇往直前。


(2)“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00后”作为强国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主力军,应如何传承航天精神,接好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2021-10-13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学习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人有独特的能力,如应急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主动的维修及调控功能。人有知觉和感觉,如视、听、触和运动感觉、有冷、热、嗅觉和平衡感等。人对信息处理和观察外界变化非常主动,还有认识能力,以及联想、总结、分析和综合记忆力等,其中有些是“电脑”不能代替的。人的控制和运动能力是载人航天中主要活动之一,包括力量的产生和运用、运动速度的控制、自发力控制和连续调整控制等,这些都对空间的操作活动有决定意义。即使一切都是自动化、智能化,也离不开人的介入,如虎添翼的道理就在于此!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知识,说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蕴含的文化力量。
2021-10-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星河灿烂,北斗闪耀。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收官之星”点火升空。北斗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它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全球公共服务产品。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37个国家积极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系统在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等方面的作用已在多国得到成功应用。

材料二   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服务、向世界开放天宫空间站、为他国提供新冠疫苗……一件件无争的事实都证明,中国人坚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其实,中国人有这种信念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古代墨家“兼爱”思想、儒家“兼济”思想传承和发展的自然结果。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为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中国画像。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021-10-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