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突破并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正在组织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次日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实现在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交会对接。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我国空间站建造分阶段实施的考量依据。
2 .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然而,航天梦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我们最终突破和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对宇宙认识的深化是我们探索太空的基础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科学研究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2022年12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30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出技术跨越的创意,经过无数次艰苦而严谨的实验和科技攻关,奇迹般地将科技创意变为现实。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
②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在实践中化科技创意为现实
③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8更新 | 7192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按照预定目标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①认识的不断深化使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能够把计划变成现实
③意识能够把握事物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④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8-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成功的意义。
2023-07-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浩瀚太空令人神往,但是它对人类的要求极为苛刻,在攀登“天梯”的训练中,中国航天员们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低压缺氧耐力检查,相当于以15米每秒的速度被提升至海拔5000多米,航天员冒着氮气在血管中形成气泡甚至气栓的危险,忍受头晕恶心甚至休克的反应,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铸就辉煌、创造奇迹,离不开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五院在工程论证、立项时,就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思路,跨过国外从单舱到多轮的40年历程,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拿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为支撑载人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科技人员又重点突破了高可靠性、逃逸系统、冗余技术等3道难关,一人飞天凝结万人心血,每次载人飞行,有超过10万名技术人员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托举起英雄飞天。从几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等待飞天的航天员,到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广大一线航天人,他们的坚守与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厚重的一页。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7 . 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大秀“万里穿针”神技,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为成功上演“太空之吻”,设计团队为“梦天”特别定制交会对接任务故障预案,并开展大量的预演预判和试验验证工作。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新的认识工具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
B.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科学实验可以推动人们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8 . 1992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见下表)。2022年,三十而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在轨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由此可见(     
战略进程主要任务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即神舟号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穷的、巨大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③“三步走”折射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分步走把握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7-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实验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传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经典极限,这一出色的工作为未来构建全球化的量子信息处理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见(  )
①人们对量子的认识受到科学实验水平的影响
②随着实践发展,传统经验往往变得不可靠
③改造规律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需要
④该卫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这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一直坚守的信条。结束24年10个月的守望,邓清明终于身穿他的“飞天战袍”乘坐着神舟十五号飞船,开启了他的圆梦之旅。自1998年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邓清明尽管多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但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把每次“落选”当作磨砺,坚持训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时刻准备着。他说:“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失败不失意,大道终可期”,正因为邓清明同志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梦想持续燃烧、脚步持续向前,如今,他成功实现了从“备份”到“主份”的蜕变。每一位航天员都在为守护航天强国梦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邓清明从“备份”到“主份”对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023-07-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