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也对人类的航天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材料一   自党中央1992年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经过近30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中国载人航天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当前,正向着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全力进发。几十年来,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奋斗不止,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的飞跃发展。从2003年首次进入太空,到2021年进驻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人的追梦脚步越迈越稳健。

材料二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生活和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将组织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说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作为重要的科学实验活动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2023-01-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三人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工作6个月,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纪录。在此期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展了空间站组装建造、通过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控操作等试验,验证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还进行了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面向青少年开设“天空课堂”,进行太空教学授课,圆满完成了科普教育活动。

这次飞行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任务,同时也拉开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序幕。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我国计划实施6次发射任务,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等,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也将于2022年年底前“会师”太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对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加以分析。
2023-01-02更新 | 297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鼓励他们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启示我们(     
①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3日,在空间站组合体由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船"L"构型的基础上,梦天实验舱在成功发射和对接后,又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空间站"一"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我国航天事业在科学技术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情况下起步,从研制导弹和探空火箭起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由"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我国的空间站建借鉴国外空间站的设计理念及经验教训外,更突出强调多舱段航天器的系统统一,以实现在适度规模条件下取得更高的研制效益和更高效率的资源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述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的原因所在。
6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三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自此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建造阶段,迎来了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三十年来,中国航天人按照计划先发射载人飞船,后发射空间实验室,再建造空间站,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攻克无数难关,推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材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较长时期量变才能实现质变
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来事物的发展
③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一种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活动
④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我国探月工程从立项至今已历时14载,其实施及计划如表:
阶段任务卫星编号发射时间主要任务
“绕”嫦娥一号2007年10月探测地月空间环境,验证探月关键技术,获取月表三维地图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
“落”嫦娥三号2013年12月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并分析月球内部物质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
“回”嫦娥五、六号2020年后无人及有人着月并采样返回,建立有人常驻深空探测基地

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及计划表明(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探月”要坚持立足各个部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探月”需要分析其各阶段矛盾的特点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探月三步曲”各有其任务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探月”在量变和质变的交替循环中向前推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政治试题(B卷)
8 . 2021年6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他们成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的首批“住客”。这印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思维和存在相互决定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2-12-0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7月5日,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风云三号E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提升我国在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生态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应用层面的能力,完善我国现有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同时,将在社会经济、海洋动力、大气探测等研究领域有所应用。这说明(     
①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卫星发射成功基于对规律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32秒,长五火箭点火起飞,托举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进入太空,踏上“问天”之旅。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测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凡此种种,触及到哲学问题。这表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对人们改造世界起决定作用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