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在青海省海西州,节水抑盐,选育耐盐碱作物,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绿油油”丰收田。在新疆,新型功能性水溶性盐碱土改良剂实现了“边滴灌、边改良土壤结构、边脱盐、边保水”……“白花花”盐碱地变身稳产增产“大粮仓”。这说明(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贯通
C.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D.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024-03-29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测试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是集科技、温度、文化、创新于一体的视听盛宴。“数实点火”(注:数字火炬手和线下火炬手一起点火)方式是开幕式的最大亮点。在横跨全场的立体网幕上,承载着亿万人热情的“数字火炬手”缓缓跑过会场,与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名为“潮涌”的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是一种数字技术,打破了以往“实体火炬手”点燃圣火的惯例,“数实融合”的形式让更多人都参与火炬传递的壮举。每个线上、线下火炬手都是一个小火苗,一个发光点,汇聚在钱塘江上,形成一个具象“数字人”,踏着钱塘潮涌,步履坚定,向主场馆奔赴而来,真正体现全民参与的理念,展现“万里尚为邻”的友谊之情。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分析“数实点火”成为开幕式最大亮点的原因。

材料二   60年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书写了一部中国基层治理实践的创新史,绣出了一幅“中国之治”的锦绣画卷。纵观中国基层治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将其分为3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创新方式,形成“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改造“四类分子”的“枫桥经验”

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社会变化,“枫桥经验”逐步转化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进入新世纪,“枫桥经验”进一步发挥与时俱进的特点,坚持党建统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逐步成为基层自治、法治以及平安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的角度,对基层治理的发展进行阐释。
2024-03-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就双方关系交换意见。两国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仍应在立足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亚太及世界。下列关于中美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美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以差异和对立为前提
②中美双方在合作中又坚定地维护各自核心利益
③中美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中美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推动世界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7更新 | 37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3-07更新 | 441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充分调动各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这说明(     
①活力与秩序的对立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②正视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③消除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能有效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
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能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释“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2)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的研究。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溯源循根   互鉴发展”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针对“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作了如下推理。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甲乙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甲同学;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我循文化的根基,所以,我能辨识当今的中国。
乙同学: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我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所以,我循文化的根基。
7 . 普通人认为应该压缩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减少专业用语,把字放大。医生和药师认为,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不可过于缩减,像临床实验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药物分子式等这些具体信息应该标注清楚。不同群体对药品说明书的阅读需求各不相同,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矛盾的斗争性始终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自身特殊性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下列选项与漫画《数到十时终归一》(作者:李肖飏)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0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各地景区游人涌动,可以说是“开门红”。但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看游客的出游意愿,还要谨慎分析市场、形势变化,以及成本问题、游客心理问题、目的地居民的态度等。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③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漫画《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柏生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不能见利忘害,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利与害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利寓于害之中,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利与害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