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六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八)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九)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由此可知,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①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③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的应然要求与实然举措
④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千米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简要说明培育和弘扬这种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
(2)在当代中国,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2023-11-13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伟大时代铸就了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滋养了伟大事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一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应对党内外风险挑战和危局困境、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壮丽史诗,充分展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青年脚下依然有千山万水,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对新时代青年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号召。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以“让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4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革命文物利用方式,结合大众实际需求与革命旧址的原有功能,加大保护修缮力度。由此可见
①革命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和表现
②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
③革命传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④保护革命文物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它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要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綻放新的时代光芒。要把弘扬“红船精神”同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要深化对“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学习宣传,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弘扬“红船精神”。
12-13高二·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6 .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
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在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主心骨作用
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2-12更新 | 9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诸城一中高二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7 .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9月份也是第十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H中学决定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2015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
(1)结合所学民族精神的知识,指出H中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依据。
(2)有一种观点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结合所学文化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8 . 2015年9月3日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习近平讲话中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据上述材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高二年级时政小组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您参与其中。
材料一:芦山地震发生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灾区人民更是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现在,灾区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开始了灾后重建。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时政小组中某同学就“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回答。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民族精神落实到身边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嘻嘻哈哈,东倒西歪。
同学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要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好习惯,为节约资源贡献力量。
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这样才能保持民族精神的本色。
(2)针对对上述三位同学的发言,回答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2016-11-2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13-14高二下·山东潍坊·开学考试
10 . 2013年10月27日,河南省汴梁市17所中小学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校园”知识竞赛。该活动诠释了团结进取、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优秀品格,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之所以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