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2 道试题
1 . 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这表明(     
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心骨”
②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历久弥新
③几代大庆人的艰苦奋斗彰显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10更新 | 21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线上)
2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证明,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高举民族精神这面旗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②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心骨”作用
③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④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1-10更新 | 90次组卷 | 7卷引用:【省级联考】湖南省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三次仿真模拟政治试题
3 . 今年国庆长假,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一批“红色精品游”项目:整修一新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淮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推出“红色精品游”有利于(       
A.抵制不同的社会思潮,克服价值追求的差异性
B.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C.抵御西方文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
D.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作用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人民大会堂见证着历史,连接着未来。

1959年10月1日,阅兵仪式和70万人大游行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前举行,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0周岁生日。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从房屋拆迁到正式建成,只用了10个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年代,中国人为何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大会堂选址确定后的一个月内,原住这一带的10129户居民积极配合,全部如期搬离,没有一户“钉子户”。14000名工人忙碌在大会堂的建筑工地上,共有20多支青年突击队。人人踊跃报名参加突击队,争当操作手。在过去,大家一般会按照鲁班时代传下来的“放大样”的办法,把小山一样高的木材搬到空地上,放完了样再继续下一步工作。按照这种老路,时间肯定来不及,质量也无法保证。青年工人通过技术革新,创制了简易计算表和“土公式”,用科学计算解决了难题,实现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突破。

北京市民也纷纷参加义务劳动。“建造大会堂,我也出一份力。”自愿来的人很多,超过了30万人次。

“敢教日月换新天”,短短10个月,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就矗立在天安门前,这是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丰碑。


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参与者们用行动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哪些方面?大会堂的建设过程启示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20-11-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5 . 2018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信·中国》节目正式开播。《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集中展现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例如,节目展示了黄继光的家信。节选如下:

母亲大人:

男(黄继光)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男决心把母亲来信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期望……

黄继光

1952.4.29战斗中

虽然黄继光的信读起来不够顺畅,但他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不顾家”,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冲突让人潸然泪下。《信·中国》节目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黄继光为国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是什么?
(2)黄继光为国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请问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6 . 材料一: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材料二:面对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积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为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需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金融、社保等政策。要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央企、国企等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精神?
(2)在当代中国,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到“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美丽高岭,55载,塞罕坝化蛹成蝶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更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称塞罕坝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人人都要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对党忠诚、筑牢信仰之基,牢记使命的担当;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
2020-11-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县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学生要在劳动教育中(       
①在劳动中磨砺学生意志,坚定其理想信念
②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崇尚劳动,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18年10月14日,正在荷兰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在《欧洲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我们曾饱经内忧外患,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中发展壮大锤炼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品质。这种民族品质(       
①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②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③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庚子之年的抗疫“大考”中,爱国主义精神“高分交卷”。爱国主义精神所展现的硬核战斗力、强大号召力深厚感染力奏响了新时代爱国主义乐章的最强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牢记初心、不忘本,又要勇于拓新、开新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传承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性;也要聆听新时代声音,紧跟新时代步伐,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牢牢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在全国上下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由。
(2)某校围绕“爱国主义与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这--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请你在研讨会上推荐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片或电视剧,并阐述推荐理由。
2020-10-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