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人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2更新 | 1010次组卷 | 130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让人动容:那朵由国家名字组成的“人类共同的雪花”,诠释了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格言,从“我”到“我们”,一起向未来;24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诗意盎然;以高科技精彩演绎“黄河之水天上来”“水墨画”“武术”……让全球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融为一体
③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利用大众传媒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4月)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3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大型青铜面具亮相虎年春晚舞台。2021年三星堆遗址义物“上新”的消息连连霸屏热搜,金面具残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青铜神树等,种类丰富多元,造型精美华丽;神树纹玉琮、兽面凤鸟纹玉方座、大型神坛、大型青铜立人神兽等一批文物相继出土。这些考古新发现(     
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实物例证
③说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展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随着第三个“南非中文日”(每年9月17日)的到来,中国文化在南非掀起一股新的热潮。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引进南非语言教学。南非卡拉遗产学院主席马托勒·莫采卡博士认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根本站不住脚,恰恰相反,不同的文明更应该交流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表明汉语教学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欢迎
②表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有利于促进中非文明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9更新 | 35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6 . 2021年12月9日,在距地球表面400公里以外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3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3名“太空教师”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次太空授课活动(     
①展现了航天技术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力量
②以航天科技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④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演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为庆祝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
②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
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尊重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8更新 | 596次组卷 | 64卷引用:安徽省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郎溪中学、泾县中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环旗下,雪花轻盈飘落,长城内外,大地银装素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迎来百年诞辰,恰逢农历虎年新春佳节。数十位国际政要克服疫情困难,专程来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共襄盛举;全世界的优秀冰雪运动员相聚于此,唱响人类团结与友谊的最强音。国际社会坚定支持北京冬奥会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东方。

大势之下,暗流涌动。个别西方国家基于谎言与偏见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大搞政治操弄,企图“以奥遏华”,但这注定一定失败。中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认真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确保北京冬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行;世界卫生组织也充分肯定中方防疫举措,认为足以应对各种毒株挑战,不必再做调整。2022,北京欢迎您,一起向未来!


(1)实践证明,“以奥遏华”的阴谋注定失败,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请运用“发展的观点”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对于推动人类团结与友谊的意义。
(3)请就在赛后如何弘扬冬奥运动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4-17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鼎尖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2022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海内外好评。这说明(     
①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源泉
②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③传承民族特色的作品更能唤起人们情感共鸣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发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⑧④
2022-04-07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运用技术手段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一时火爆海内外。这表明(     
①科技推动了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式变革
②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根基
③每个民族都应认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