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坚持“科技冬奥”的理念。科技冬奥应用在与冬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环保、智慧服务、转播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冬奥会转播技术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减少了设备投入。观众在5G手机上可以立体观看冰球运动员拼抢瞬间、花滑选手腾空旋转的唯美一刻,还可以帮助裁判快速、准确地作出判罚。智能测温设备“腋下创可贴”是场馆内工作人员的防疫利器,“腋下创可贴”的测温芯片只有米粒大小,但测温精度可达到0.05摄氏度。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应用了世界首个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科技冬奥正在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将助力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和推广“科技冬奥”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基因,从“一个圈”到一座城,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伴随经济腾飞,深圳书写了从“经济深圳”到“文化深圳”,从“文化沙漠”到“文化枢纽”的靓丽答卷。

建市之初,针对本地文化资源贫弱的条件,深圳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推动深圳成为文化创新的主场。作为开放和移民城市,深圳汇聚了内地与港澳、中国和海外的文化资源,培育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深圳推动文化和其他业态融合发展,走出“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的资源交叉融合文化发展道路。“文化+科技”,一批文化科技企业以创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形式、新内容的模式迅速崛起,在“文化+科技”双引擎驱动下,“听看唱玩”的立体娱乐生态不断满足人们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为文化数字化传承注入活力。“文化+创意”擦亮“深圳设计”品牌,“文化+旅游”点亮群众美好文化生活……“文化+”助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深圳已成为新兴文化业态的发达区、国际文化交流先行区,被誉为“设计之都”“创客之城”,创造了文化发展弯道超车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实现从“文化沙漠”到“文化枢纽”的跨越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6月30日成功定点,顺利进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提前半年开启北斗导航的“全球时代”。北斗系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

星河灿烂,北斗闪耀。北斗系统不仅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时空信息保障,同时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全球公共服务产品。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目前全球范围内已 有137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相关知识,分析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的意义。
2021-08-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的扶贫工作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大大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结构的优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作用有关知识,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2021-07-17更新 | 126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决定开展“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

展播作品有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剧月《功勋》跨过鸭绿江》《公民》等;反映改革开放的剧目有《大江大河2》《生命树》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题材剧《山海情》《大国担当》《在一起》等。它们将陆续在全国城市主要电影院线及广大农村地区、中央电视台及省级卫视展映展播。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开展理想照耀中国系列作品展播活动的文化考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做好文化输血,通过知识、资金、人才下乡等工作,将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输送到农村;又要统筹和协调多方面力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引领当代农民在文化滋养中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乡村文化造血功能将逐渐提升、日趋强大,文化振兴“以文化人”,凝聚起全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人说,“文化振兴‘以文化人’,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请你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2021-07-11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一次次转危为安,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防病治病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弘扬光大。

全球疫情暴发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举办了3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交流中国中医药抗疫诊疗方案、方药和经验,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根据对方需要,向有关国家捐助中药,向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中医药救治经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光大中医药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021-07-08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1)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作用。
(2)请你就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拟三个方案。

9 .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爱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文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近年来,M市传承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该市以多种形式宣传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红色文化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提升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カ,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制定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红色旅游……这些举措有效助推了农村经济飞和群众增收致富,提高了该市知名度和竞争力。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红色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