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同是咏柳,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积极乐观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赞赏;曾巩笔下的柳则是消极狂妄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表现了诗人的贬斥和嘲讽。材料表明
①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发展完全被动的由社会历史发展所决定

②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类意志和目的决定的

③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你所知道的最大数量单位是什么?2022年11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公布了新的数量单位前级,人类可以借助新单位来表述数量,如地球的重量可以用“6ronna克”(“隆纳克”ronna表示数字后有27个零)来表述。增加新的单位前缀是为了适应科学进步和数据存储量大增的需要。由此可见(     
①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②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增加新的数量单位是人的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要求整体把握漫画(如下图)内容与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自身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下列给出的标题中比较切合漫画寓意且对应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写人与做人——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B.成才与成人——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C.圆滑与正直——矛盾具有主次方面
D.部分与整体——关键部分发展决定整体发展
5 . 中国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
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B.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是对客观事物错误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6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政治学考试题
7 . “富裕”二字很容易理解,少有争议,但人们对“共同”二字的理解就五花八门了。有人认为是同时间、同步调、同标准,有人认为是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财富水平都差不多,也有人认为是平均化分配社会财富。上述争议从侧面表明(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认识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从神一到神十六,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一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
(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为什么能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3)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如何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
(4)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阐述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必要性?
2023-11-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是人们实践中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②思维形式结构决定了逻辑推理结论的真与假
③运用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④运用逻辑形式能在思维层面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5-0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10 . 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实验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传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经典极限,这一出色的工作为未来构建全球化的量子信息处理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见(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获得真理性认识是进行科学实验的最终目的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该卫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