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左右。这是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战略谋划的结果,是站在全球高度、立足全球视野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务实、可靠、理性,不盲目、不保守、不冲动,是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变化、体现中国经济特点、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满足中国居民就业需要后确定的。从唯物论角度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的制定(     
①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②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农村人口占主体、且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的背景下起步的,因而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构成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关系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演变,城乡关系则经历了“农村支持城市—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上述演变折射的是国家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经济增长导向,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变迁,反映的是伴随着时化变化我国对工农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城乡居民福利水平提高则是贯穿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根本逻辑。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体现的哲理。
2023-12-07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测评政治试卷
3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元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7月18日司法部先后多次征求企业、专家等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向公众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完善了生猪屠宰各个环节的规定。由此可见,这一过程
①表明专家认真行使提案权决定权,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②表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为该草案修订出谋划策
③有利于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的科学化
④有利于促进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推动法律法规的实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近来,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认为此举不妥,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与钱的数额无关;也有人认为,与时俱进模拟生活场景能让孩子更直观理解“拾金不昧”这个道理。由此可见
①认识的真理性因认识主体的差异而不同
②认识始终受认识主体的认识角度等的制约
③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人无法认识真理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对漫画《摇身一变》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②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③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④“大师制”品质高,数量稀缺,价高无可厚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对漫画《摇身一变》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摇身一变》作者:王铎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②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④名人效应影响价格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3854次组卷 | 60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赖的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939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1年9月孟晚舟身着红色旗袍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中国时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好运,因而深受国人的欢迎。人们对这种颜色的“遐想”表明(     
①体现了意识是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包含着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体验和理解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08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