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4 道试题
1 . 同是咏柳,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积极乐观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赞赏;曾巩笔下的柳则是消极狂妄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表现了诗人的贬斥和嘲讽。材料表明
①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是因为它能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反映人民的愿望,使民主真正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纽带。下列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③能够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
④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健全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制度机制,保证把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目标任务以及规范要求等,落实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由此可见,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是(     
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D.满足群众的一切要求
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的事人民议,人民的事人民定”,人民通过各种民主形式,真正参与到治理中来,让“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下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各方面的意愿紧紧融合在一起
②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③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④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你所知道的最大数量单位是什么?2022年11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公布了新的数量单位前级,人类可以借助新单位来表述数量,如地球的重量可以用“6ronna克”(“隆纳克”ronna表示数字后有27个零)来表述。增加新的单位前缀是为了适应科学进步和数据存储量大增的需要。由此可见(     
①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②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增加新的数量单位是人的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要求整体把握漫画(如下图)内容与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自身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下列给出的标题中比较切合漫画寓意且对应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写人与做人——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B.成才与成人——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C.圆滑与正直——矛盾具有主次方面
D.部分与整体——关键部分发展决定整体发展
5 . 中国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
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B.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是对客观事物错误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6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政治学考试题
7 . 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认为新发现的美洲大陆充斥着很多“低等”物种,腿短的树懒迟钝又愚蠢,是非常低等的动物,这种认知成为直影响到现在的普遍观点。然而,近年的科学研究表明,树懒的这种迟缓反而是其良好适应性的体现,让它们在艰苦多变的环境中存活达3000万年之久。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只有正确的认识才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8-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富裕”二字很容易理解,少有争议,但人们对“共同”二字的理解就五花八门了。有人认为是同时间、同步调、同标准,有人认为是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财富水平都差不多,也有人认为是平均化分配社会财富。上述争议从侧面表明(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认识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是人们实践中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②思维形式结构决定了逻辑推理结论的真与假
③运用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④运用逻辑形式能在思维层面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5-02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32次组卷 | 60卷引用:浙江省乐清知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