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GPS系统在海湾战争的表现,使中国意识到掌握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1994年,中国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此后,几代北斗人抱着一定要让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披荆斩棘,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破解布“站”之难……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北斗二号卫星上技术国产化比例近80%,在北斗三号卫星上已实现10%。

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实时测试表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测速、投时精度,以及服务的可用性连续性等方面均满足指标要求。目前,北斗产业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将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加强技术创新,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上谋求新突破。


结合材料,分析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 . 元宇宙集中呈现了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可能带来超越人类想象的改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对于元宇宙的未来,有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元宇宙可能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它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甚至会推动人类文明重塑;二是部分元宇宙项目更像是用“新瓶”装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的“旧酒”。由元宇宙的未来引发的不同意见说明(     
①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有所不同
②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需要经过多元标准的不断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角度有关,角度不同可能会导致结论不同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在元宇宙创造的数字平行世界中,物理计算、科学实验等都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模拟、校验,帮助人类更好地造福现实世界。但是元宇宙也存在“去中心化”、虚拟资产炒作、隐私泄露、沉迷等一系列挑战。由此可见(     
A.重视元宇宙的作用的次要矛盾,防止其被恶意使用
B.科技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C.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的同一性制约斗争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这一命名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着跨越两千多年的不懈求索,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月安属?列星安陈?”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仰望星空,以(天问)提出177个问题,阐发对宇宙万物的理性哲思。关于哲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
B.哲学是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哲学是凌驾于其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D.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
2.探测和研究火星,将进一步提高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知,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①探索宇宙根本上是为了获得科学认识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实践是认识活动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30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考试政治试题
4 . 从“内卷”到“躺平”,从“觉醒年代”到“强国有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一带一路”,这些时代热词清晰地描绘了时代脉络,表达了社会情绪,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过去一年的社会关注热点及百姓生活。时代热词(       
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表明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印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支撑。

1.(多选)近年来,在广袤的乡村,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的强大融合效应,正在将“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赋能产业和振兴乡村的“金山银山”。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村BA”“村超”的火爆,带动当地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收入大幅增长,通过公益直播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将赛事资源转化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效益,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引擎、新动力。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C.立足发展需求,优化方案能够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D.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和利用规律创造发展新优势
2.马克思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中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D.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
3.(多选)2024年3月22日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发布。微短剧共六集,分别为《补天》《逐日》《奔月》《填海》《治水》《尝百草》,由一个个经典神话故事起笔,借助AI技术拓展人们对神话的常规想象。女娲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得以传承;神农尝百草,心怀苍生的大爱,延续在“当代神农”对中医草药孜孜不倦的研究之中……《中国神话》微短剧(     
A.坚持以我为主,是探索中华文明与科技交融的生动实践
B.既克服又保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C.弘扬了主旋律,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跨时空和鸣
D.推陈出新,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活力
4.(多选)2023年我国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观众满意度得分87.1分,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同档期最高分。观众油然而生的或畅快淋漓、或欢欣鼓舞、或热血沸腾之情溢满了春节银幕。“新鲜血液”不断给市场带来丰富的供给,好内容吸引更多观众源源不断地走进电影院,2023年春节档的复苏或许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的生活是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B.人民群众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C.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D.文艺创作者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突出紧迫的任务。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敢讲”又要“善讲”。

首先要“敢讲”,当今世界是文化多样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好奇,而由于西方媒体的恶意抹黑,导致真正的中国声音无法很好地传播。但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底气,伟大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伟大成就是我们的信心。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使国外民众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也能够从不同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其次要“善讲”,讲好中国故事绝不只是我国宣传部门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意识,了解中国历史,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中国道路故事、中华文化故事、文明交融故事……自信地展示出全面而立体的中国,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自信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敢讲”又“善讲”中国故事。
__________
(2)请你为讲好中国故事列一个简要的提纲,要求:语言精炼,逻辑清晰,不得少于2个要点。
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仿真模拟卷01
6 . 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当时秦陇间的自然和社会景象。这佐证了(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D.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2023-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2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的味道是什么?中央广播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制作播出的7集纪录片《年的味道》,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热腾腾的生活情味、广泛的知识涵盖以及对传统文脉、家国伦理的承续,成为又一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大餐。

中国年的“味道”丰富而多元。纪录片《年的味道》精挑细选出30个典型华人家庭的春节故事,描绘出一幅中国年的“千里江山图”-从江南水乡的灶头画到胶东海滨的海草房,从宁夏六盘山的马社火到福建沿海的板凳龙,从边疆屯垦村寨的民间祭灶礼到海外华人的望乡团圆饭,一家一户、一族一村、一南一北“小团圆”的生动场景,组成了华夏民族“大团圆”的盛世景观。但在网络上,人们对“年的味道”争论不休,东西南北的年味似乎不大相同,却又给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在采撷冒着热气的原型故事的基础上,《年的味道》着重对其进行文化的延伸拓展和历史的沉潜深挖。该纪录片通过对11位中外专家的采访,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文艺学、民间文学等各方面,深度解读年文化。特别是顾彬、安乐哲、马义德等6名世界著名汉学家,以全球的眼光观照中国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亘古向往,阐释了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源,在中外文化的相互比照和欣赏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世界视野中加强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1)结合材料,分析多元的“中国年味”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说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向世界展示“中国年味”的文化意义。
2022-03-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8 .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下表所列对应关系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原理的有(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生产关系的特点
石器工具的使用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以青铜器为代表的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
A.①B.②C.③D.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1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这套邮票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自年征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是其中的四枚邮票。


表现元素:天安门、华表、礼花


表现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表现元素:十一三中全会公报、恢复高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表现元素:十八洞村、农村丰收场景、无人机播撤、光伏发电等
从四枚邮票中任选其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其所反映成就的重要意义。
2022-03-07更新 | 95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10 . 材料一 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国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1)习主席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
2021-12-2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