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等56个场馆成功举办。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举全省之力,为世界人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指出“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杭州亚运会筹备以来,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浙江省各地党组织积极发起“助亚运、争先锋”倡议,号召各支部及全体党员冲锋在前,以先锋力量树起旗帜、筑起堡垒,争取为亚运交出优异的答卷。各民主党派、特邀专家学者对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支持亚运会的如期召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授权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在亚远套举办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情况,可采取临时性行政措施,全力保障亚运会的顺利进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举全省之力筹办亚运会是如何彰显我国的政治优势。

2 . 都说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那么到底如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农学界对此有两派观点,一派强调“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派则更看重“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简言之,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以地适种”还是“以种适地”,种子与土地,究竟谁适应谁更重要?其实两方面合理结合更接近最优解。

当下,“以地适种”的工作存在“事倍功半”的隐患。盐碱地改造成本高、维护难,开发技术的局限始终很难克服。从行之有年的“以地适种”方式,转向“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并非轻而易举。我国农业对“以种适地”这一盐碱地治理新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少地方工作的重心,还是放在尽力改造盐碱地上。同时,盐碱地适生植物育种难、育种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瓶颈难题目前仍旧棘手,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挑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盐碱地治理思路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谈谈如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
3 .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下列符合高质量发展措施的有
①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依赖全球资源配置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8-10-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专题练习政治试题(时政训练专题六)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

辩证思维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是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下列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到的两个问题。

有些街区,每到夏天,树木就会遭遇虫害问题。一方面,如果不给这些树木打药,就会影响树木健康生长;另一方面,给树木打药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影响,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公交专用道在提升公交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车道利用率低的问题。一方面,公交专用道在部分时间段闲置,而邻近的社会车道高峰时期严重拥堵;另一方面,社会车辆违规走公交专用道导致公交通行效率下降。
任选其中一个问题,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污染承载空间大,发展好坏全靠“大自然”和“老天爷”,甚至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转移的“接收站”和“天然垃圾场”,“污染下乡”还没有彻底遏制,农村“大树进城”、“生态搬家”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无疑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和“乡愁”。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蔓延。建设“美丽乡村”,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和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个个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应如何解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愁”。

6 . 几年前,不少人对数字经济的理解还停留于“集市上的买卖搬到网上做”,现在从网购到共享单车,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数字蝶变”。轻触屏幕,衣食住行一键解决……移动支付、O2O(线上到线下)、“互联网+”等正推动我国社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创新、融合,不但催生了一系列经济新业态,而且重塑着传统经济模式,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强大动能。2017年,“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2018年两会,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多位人大代表关注的话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数字经济为什么能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指出各方应如何在发展数字经济中发挥作用。
(3)在某著名网站上,数字经济引发社会广泛热议。有网友留言说,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创新,数字产业化会催生经济呈指数级增长。也有人说,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融合,产业数字化能为传统业态进行全方位赋能。请选择一个你支持的观点,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理由。
2018-10-1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考高三政治时政热点材料练习题
7 .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
念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科学谋划,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材料二:解决贫困问题,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福建宁德用20多年的时间,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立足闽东资源实际,“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大力发展特色农渔产业和生态旅游。通过政府补助,整合搬迁资金“挪穷窝”,完成易地搬迁脱贫35.6万人;通过信贷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将产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创造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说明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工作的依据,并分析“宁德模式”是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