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是人间烟火气,藏蕴变化山水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实地探访24个新时代的美丽乡村,记录烟火人间、关照人情冷暖,从人到家,再从家到国,探寻中国乡村十年间的“变”与“不变”,用热血与热爱为故土和乡野书写崭新的故事。

节目中充满了乡村平凡又鲜活的个体,既有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村支书,也有火车司机、茶园农民等,他们在当前的乡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无疑更有引导和共情的能量。《山水间的家》配合感性叙述将观众带入“家”这个有温度的特定情境之中,带领观众近距离从美食、全家福、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了解乡村,从不同侧面努力挖掘村民的生活现状和情感动力,进而描摹出新时代乡村更有温度的一面。文艺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劳动者,与山水间的人民打成一片,观众也跟随节目走心感受着最为质朴无华的人间烟火。而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家”的畅想与定义也得以通过节目丰富的阐释找到归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山水间的家》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2)请你从探寻世界的本质的角度,以“山水间的美丽乡村”为主题,简要介绍你的家乡。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2023-03-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2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在全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与工作方法,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注意解决问题,让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

方案明确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首先,要筑牢数据基座,做到摸清底数,既要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调查了解情况,也要通过汇聚、比对和分析,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准确挖掘出问题根源。其次,要激活数据动能,做到施策循数,通过大数据开展趋势预判、分析解剖,助力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效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分析应如何运用大数据提升调研效能。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推动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的时代价值”为主题撰写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6-21更新 | 81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通用卷·新教材02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词汇之变出自社会生活之变,词语之新源于时代发展之新。在语言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要素之一。

2022年8月,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享经济”“刚需”“学霸”“慢生活”等新词,又有“见贤思齐”“文以载道”“首脩(xiū)”“举隅”“竹枝词”等此前未收录过的传统文化词语。有些原来释义区别性不十分准确的法律用语,像“扶养”“抚养”“赡养”这3个词语,便根据民法典修订了释义,更换了例句。增补、删除、修改、订正,无不展现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呼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脉动。

辞书不仅记录当代社会生活,也事关语言规范。如今,学习使用工具书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辞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汉语迎来了一个相当活跃的时期,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和增补词汇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和增补词汇的认识。
(3)辞书的编撰出版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厥(jué)功至伟。某班准备组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修改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聚焦重,点问题,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凝聚更多共识,扎实高效做好科技进步法修订工作。新修的科技进步法新增“国家改革完善重大科学技术决策咨询制度”“发挥智库作用”,扩大公众参与等内容,更好适应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如何才能立良善之法。

材料二   法治的力度与温度在于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让每一个个体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保护“少年的你”,监督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要“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加强对老年人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曾对不赡养九旬老母的4个儿子依法判令承担赡养责任并予以训诫。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选择一个要点进行论证论述,不得泛泛而谈;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证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⑤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7-08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齐鲁风韵魅力山东

◆阅读·悦读

最美人间四月天,奋发读书正当时。4月23日,迎来了第28个世界读书日。山东文化沃土丰厚,儒家经典《论语》、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等,山东的“文化史册”令人称道。近年来,山东大力推动“书香山东”建设。打通社区书屋、城市书房等不同阅读设施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阅读设施互联互通、图书通借通还,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开展“多出好书、多出精品”活动,《靠山》《中国北斗》等作品相继出炉,6万余种图书、350余种出版物荣获国家级奖项。大力发展数字图书,全民阅读在线数字平台、电子书、音频书等海量阅读资源,让阅读变得有趣、便利、丰富。“书香”,逐渐成为齐鲁大地最美的“味道”。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书香”何以成为齐鲁大地最美的“味道”。

◆深耕·远征

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也在海洋。建设海洋强省是走向“星辰大海”的“远征”。2022年,山东港口海向航线总数327条,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总量稳居全球第一。“远征”不但是路途上的跨越,而且是“由点及面”,不断寻找新发展领域。2023年,青岛按照“涉海元素多、产业前景好、经济拉动强”的原则,确定了90个海洋重点项目,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滨海旅游等产业进行“深耕”。没有一个个点的“深耕”,就没有海洋产业的“远征”;而每一次海洋产业的“远征”,又为一次次的“深耕”带来了可能。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分析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如何处理“深耕”和“远征”的关系。

◆强国·担当

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赋予我们“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牢记“国之大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山东作为、作出山东贡献,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华章。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国之大者,山东担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5-23更新 | 76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卷

6 . 从先秦开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提出了诸如“天人合一”等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并在继承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和自然观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经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长期以来,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环境治理具有较强公益性,一般周期长、投入大、回报率低,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西方和发达国家创造了很多模式,比如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组织主导模式、居民自愿参与的模式等。2018年,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了EOD模式,即环境治理与经营开发模式。EOD模式有3点政策导向:一是生态。即明确提出生态建设需求,给开发划定了红线。二是融合,即把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现代农业、健康产业、新能源等产业“肥瘦搭配”,打包开发。三是反哺,依靠产业经营收入反哺生态修复投入,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

目前,EOD模式在各地已取得一定成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构建EOD模式大格局基本成型,与EOD相关的政策文件已超过14部,试点项目纷纷落地,形成了推进EOD模式的强大合力,蹚出了一条践行绿色发展的新大道。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EOD模式的优越性。
(2)EOD是一种生态治理的模式创新。请运用“矛盾观和文化”相关的知识,以“环境治理的模式创新”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3-0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经过两周的讨论和协商,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大会期间,各方就启动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发达国家作出了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的承诺。大会还在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等方面实现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但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联大致力于确保气候融资不应是政治口号。

(1)有人认为,“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2)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担忧气候融资成为“政治口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这一担忧的合理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深刻影响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属性、制度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深刻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差异及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类文明创造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原则”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2-18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视听传媒艺术领域在“提炼”中华文明的“标识”和“精髓”方面不断着力,取得明显成效。

材料一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表现突出。当前正热播热议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呈现“提炼”智慧、精进方法理念。文化类节目的“提炼”流程和智慧,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是精华萃取。在相当数量的“爆款”作品中,创作者规避了一味追求“原汁原味”“完整再现”传统文化和艺术、却易显得“陈旧冗长”的刻板做法,而是以智慧的方式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第二是当代适配。被萃取的“点状”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继续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第三是召唤参与。青年人通过弹幕、留言、评论、打分、点赞、转发以及二次剪辑、混合剪辑、发表分析帖等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甚至以此激发创作欲望,形成自创的高品质视听、图文作品。由此,通过萃取、适配和召唤的三个阶段、三种方式,当代视听传媒艺术创作者、传播者逐渐完善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提炼”智慧,更不断探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随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随着我们在实践中真正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文化自信随之而来。”2022年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际上,这番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源。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分析视听传媒艺术领域是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这些文化类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双向奔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2-10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服务人民

材料一   “不论什么时候,我都要去表达这个时代人民大众心底最美好的感情。”“为人民说话,为祖国说话,为生你养你的这片土地说话,是作家神圣的职责。”

——词作家乔羽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鲁迅

“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毛泽东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

◆奉献国家

材料二   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许多“首次”和“之最”。正是有了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才能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褒奖他们也是褒奖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他们身上的那矢志报国、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也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褒奖神舟十三号乘组三位航天员的必要性。

◆珍惜韶华

材料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某青联委员表示作为全国青联委员,不仅自己要努力成为优秀青年、时代先锋,还要一起来助力全国青联这样的优秀组织进一步奋斗、进步,并将一切奋斗置于党和人民事业全局之中。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珍惜韶华创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09-08更新 | 38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