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而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政党制度必然各具特色,从政党制度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既有政党,又有利益集团。 在美国,除了投票选举和参加竞选外,公民组成或加入利益集团也是一个比较便利的政治参与方式。

材料二   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构的,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根植于人民,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还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已经形成,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负责任态度,也感召着这个星球上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前行。2022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一份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的报告。根据该报告,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1%,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材料三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治理困境,号称以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理体系的西方欧美诸国乱象频发:英国政府连续更迭凸显国家治理困境,保守党受政治丑闻困扰,新首相特拉斯仅执政45天便被迫辞职;法国正经历如火如荼的罢工潮,其导火索是退休制度改革;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形势严峻,金钱政治、种族歧视、宗教问题、枪支泛滥、警察暴力、贫富分化等痼疾难除……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

近年以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国政策不断变脸:奥巴马政府时期,首次签署《巴黎协定》,共和党人上台后,因与化石能源集团关系密切宣布退出该协定;而受清洁能源利益集团支持的民主党人拜登当选总统后立即重返《巴黎协定》。

2023年3月,美国几天内相继发生银行关闭事件,引发市场震荡,也成为党争的话题。拜登把责任归咎于投资者和老对头共和党。而特朗普则把这场危机的矛头指向民主党……有美国媒体直言,“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而非银行”。

材料四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应被用作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美国打着民主的幌子搞霸权霸道霸凌,本届美国政府固守冷战思维,挑动意识形态对立。

2023年2月美国以“流浪气球事件”为由,展开了对中国的围堵,美国众议院 “逢中必反”,其下属机构一天之内通过了11项涉华法案,美国共和党表现得比民主党更为强硬,美国两党虽然分歧严重,但在涉华议题上往往能保持一致。

代表着强大利益集团的“军事工业复合体”体制绑架着美国政治制度,故意寻找和制造敌人,引发俄乌军事冲突。一年多来,目前俄乌战事依旧胶着,美国能源巨头和军工集团大发战争财,但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反对拜登政府“掺合”俄乌冲突,对此,有人认为,美国就是个“搅屎棍”,它搅到哪里,哪里乱;但有美国学者却指出:“美国的所做作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无可厚非。”



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2):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3--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简要说明政党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和本质所在。
3.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说明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4.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有哪些?
5.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如何正确看待美国的两党制?
6.有人认为,美国的利益集团是维护广大公民利益的强大力量。请你运用所学的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7.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评价所谓的“美式民主”。
8.写出我们国家实行的政党制度。并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相关知识,分析邓小平说的“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制,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制度”。
9.结合材料,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知识,说明美国两党为什么往往能在涉华问题上保持一致。
10.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治理困境的原因。
11.“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而非银行”。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2.有人认为,美国就是个“搅屎棍”,它搅到哪里,那里乱。请从国家本质和美国利益集团的角度,分析美国沉迷于“搅屎棍”的原因所在。
13.有美国学者认为 “美国的所做作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无可厚非。”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该学者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200字以内)
14.近年来,我国对外政党交流频繁。请你为对外政党交流拟定两个宣传口号,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宣传口号限20字以内。
2023-10-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3 政党和利益集团

2 . 在学习《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课内容时,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收集了一些材料,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材料一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材料二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的活动来研制出先进的机器人,2023年2月,ChatGPT火爆全网,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不同于以往的AI形象,ChatGPT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拟人语气和你互动,甚至可以写代码、写脚本、制定商业提案等之前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升级,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可替代人的工作”。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病毒、瘟疫其实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而病毒、瘟疫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如公元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发生的伤寒、天花等多种瘟疫事件,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14世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约2500万人的生命;等等。这些事实证明了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病毒与瘟疫。同时,探究这些瘟疫事件的发生根源,我们会发现,瘟疫事件多与人类过度干预、开发、利用自然有关。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

材料四   近年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双减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 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有何关系?我们应怎样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2.纯粹的动物心理能否自发地形成人的意识?意识为什么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3.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4.什么是规律?谈谈你对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看法。
5.“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有同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7.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8.有人认为,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观存在。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9.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电脑可以代替人脑产生意识”。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0.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
11.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12.(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为落实“双减”政策,某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要超过20个字。
13.小组辩论活动:“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
14.综合所学知识,以“人工智能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携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3-09-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第1单元2.1)

3 . 材料一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近200个国家,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不同,其国家制度、发展道路也必然各具特色,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各不相同。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我们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

近代以来,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政治制度,但都以失败告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斗争,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到2023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


2023年1月以来,中央和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词云”显示最突出的高频词是“发展”,其后排名前九位的依次为:经济、人民、医疗保障、绿色环保、人才教育、新冠疫情、民主协商、农民农村、创新。十项议题,绝大多数关乎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事实证明,中国式民主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问题”,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材料三   2023年,中美两国开会大不同,中国议民生,美国忙党争。

美国国会2023年1月3日开幕后半个月内,针对各种会议相关发布内容和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经济”是最突出的高频词,但是“拜登”与“特朗普”几乎并重。

西式民主的实质是“钱主”。历史学家做过统计,从1860年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竞选经费占优的一方几乎都获得了胜利,有关统计显示,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两党耗资超过16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式民主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治理效能却不断走低。

近年以来,号称以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理体系的西方欧美诸国乱象频发,美国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对国会议员们很有信心的美国人仅占7%,创历史新低。有观点认为,“美式民主”频频失灵,“美国民主正在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正在成为“绝症”,“治疗方法”却变得越来越少……。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

材料四   当今世界面临五大全球性挑战:地缘紧张局势、气候危机、全球互不信任、数字世界黑暗面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面对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中国青年作为未来中国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而世界对于中国青年的想法和作为也有很多期待。



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拔高训练(9--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 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怎么辨别各具特色的政体形式?
3.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如何区分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4.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总统制和议会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6.从政体角度看,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元首称谓不同?
7.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总统制和议会制从根本上看无优劣之分?
8.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9.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阐述“中国式民主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依据。
10.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分析“美式民主”为何频频失灵?
11.联系材料, 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从我国政体和西方议会制度的比较中,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制度自信?
12.环顾世界,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某校高二学生围绕“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西方国家权力制约机制。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同学们仿照桌游的形式,设计制作了“权力杀”纸牌。同学们设计了纸牌的形式,并完成了一张(如下图)。

请你结合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帮他们完成另外两张。
13.在某校高一年级举办的辩论会上,要求选手就“我国民主发展不能照搬西方式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展开辩论。假如你作为正方的辩论选手(即支持以上观点),请简要列出论证的理论要点。
14.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请你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两点建议。
2023-10-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4 . 当前全球挑战相互交织,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应对。团结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唯一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其成员现有193个。联合国成立以来,围绕联合国的宗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努力促进了国际合作,保护了全球环境;通过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宣言、公约、决议,为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21世纪后,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贫困饥荒、自然灾难、流行疫病等全球性的挑战使人类觉得自己是如此脆弱,也使走过75年的联合国站到了引人关注的风口浪尖。近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极少数西方大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国力,或绕开联合国,或阻挠联合国改革,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单边主义色彩。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多年来,恪守对《联合国宪章》的庄严承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参与2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指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将继续全力参与联合国事务,全力捍卫联合国的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材料三   第68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申明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同时敦促各方通过直接政治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在联大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表决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时投了弃权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

2022年4月以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分别与俄乌两国领导人会面,协商解决乌克兰粮食出口问题。2022年7月22日,黑海粮食倡议在伊斯坦布尔正式签署,乌克兰粮食依托敖德萨等3个港口恢复外运,增加乌克兰粮食出口,为缓解国际粮食价格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是地球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坚持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材料四   2023年2月13日联大举行非正式会议,听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关于“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进展情况的通报。《我们的共同议程》是就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权、公共卫生、气候变化、子孙后代等关键议题提出一系列治理倡议,并就联合国机构改革提出重要设想,实现联合国从管理者向倡议者、召集者转型,着力推动联合国迈向2.0时代。

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随着恐怖主义威胁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人们更加希望各种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防止更大灾难的出现。许多国家的代表表示,希望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认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应该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8):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9--12):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3--15):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不是所有国家必须遵守?
2.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有哪些机构?
3.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中国台湾为什么不能加入联合国?
4.结合材料,简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意义以及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5.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联合国大会讨论乌克兰局势,体现了联合国的哪些宗旨和原则?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
6.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你怎样评价联合国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7.结合材料, 运用“国际组织”知识,说明分析针对恐怖主义袭击应如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8.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说明联合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9.结合材料,请运用国际组织的知识,说明世界卫生组织拒绝邀请中国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依据。并分析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所体现的道理。
10.有人认为,应对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必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而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对此你怎么看?
11.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个平台(联合国)。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合国的有关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支持联合国推进《我们的共同议程》?
13.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在生物多样性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4.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以“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积极影响世界”为主题,写一个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5.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表示中国试图将国际组织“武器化”,在联合国施加恶性影响。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撰写一篇短评驳斥这一观点。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10-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8.2?联合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教廷回答说能,那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那块石头,则上帝在力量方面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说不能,那么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则上帝在创造力方面不是万能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①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辨别能力
②有利于我们直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
④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将给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国际社会坚信中国是“提振全球经济的最大希望”;中国是全球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5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材料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景线: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强调中法两国共同致力于为国际安全和稳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寻求基于国际法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寻求在多极世界里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并且双方签署了近40项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合同,涵盖航空、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助力两国发展振兴;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受住了考验,双边关系日益成熟、稳定、坚韧,中俄各领域合作保持健康发展势头,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向前发展;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阿峰会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和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铸就中阿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材料三 多年来,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农户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乌冲突不断拱火浇油,促使冲突不断升级,严重恶化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恢复和畅通。然而美媒却将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归咎到中国身上,同时还甩锅中国在国际市场“囤积粮食”,要求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采取更多行动。

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停地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来捍卫自己的“老大”地位。凡是被视为“假想敌”的国家,都会受到无情的遏制和攻击。为了一已私利,美国不惜多次发动战争,各种地区冲突、国际争端的背后都有山姆大叔的影子。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美国第一”的口号。他要军力“第一”,他要经济“第一”,他要工业“第一”,他要科技“第一”,他要基础设施“第一”。一句话,他要“从今天开始,只有美国第一”。

材料四 某些国家为夺取地区事务主导权,往往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自己则从中渔利。“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该论调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国威胁论”,说到底是由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引起的,是国家崛起中的必然伴随品。“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是为了遏制与干扰中国的发展。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中国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并日益稳健。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9):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0--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全球性问题与挑战。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
3.你能列举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具体表现吗?
4.简述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分别是什么?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今天开始,只有美国第一”。特朗普的这一口号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外交心态?
(2)“各种地区冲突、国际争端的背后都有山姆大叔的影子”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应通过什么途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6.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风险挑战。
7.说说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8.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谈谈奋进新征程的中国如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9.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俄关系保持良性发展的认识。
10.假如你班组织以驳斥“中国威胁论”为主题的一次研讨会,请你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发展状况、世界发展趋势三个角度,撰写一篇短评予以驳斥。
要求:
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综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以“国际新秩序的独特风景线”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观点明确,论证充分。②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从青年学生的视角、以“谱写中阿关系新篇章”为主题,撰写一篇时事评论。
13.美媒将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归咎到中国身上。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写一篇短文对美媒的观点加以驳斥。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10-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4.2?挑战与应对

7 .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如“田忌赛马”“国魏教赵” “塞翁失马”“刻舟求剑”“郑人买履”“邯郸学步”“揠苗助长”等,这些成语故事都包含着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还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说说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什么关系?谈谈自然科学家为何如此重视哲学的作用,并据此说说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
2.《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说: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会降低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他为什么这样说?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是唯心主义观点?为什么? 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 你认为是先有“形”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4.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5.泰勒斯说:“你们可以认为我没用,但要说哲学没用,那就大错特错了。”请你说说为什么说哲学没用,是大错特错的。
6.(1)请你至少举出四个历史上曾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的中外著名学者。
(2)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科学是怎么回答的?
(3)在世界起源问题上,科学和神学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7.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8.运用哲学知识阐述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9.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
10.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11.毛泽东说:思维和存在二者同一但又不能等同。谈谈你的理解。
12.哲学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思辨故事,如“电车难题”、“祖父悖论”、“薛定谔的猫”等等。请小组商议,任选一则哲学故事,搜集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该故事并谈谈你们的看法。(小组分工合作,鼓励PPT图文、视频等多样形式,分享时间6-8分钟)。
13.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以“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个左右。
14.思考探究:
(1)纵观人类历史,有三个字,让诗人去翻开无字天书,让哲学家去古希腊广场寻找真相,让探求者去寻找神谕,这三个字便是“我是谁?”。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鲜艳起来,便可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请从自身体验出发,思考: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
2023-09-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必修4: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单元第一课)

8 .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切实履行《贸易便利化协定》,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主动连续大幅降低进口关税,采取一系列贸易便利化举措,积极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进程。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要,推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等全方位的合作。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将为我国和沿线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印尼和东南亚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 链在海外建设项目,是中国同地区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成功范例。雅万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2023年9月,雅万高铁正式通车。

材料三   外资是联结内外循环的枢纽。2022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46.1%,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28.3%,统计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市场,约占全球40%的市场份额,并拥有上中下游齐全的化工产业集群。德国企业巴斯夫是全球第一大化工集团,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化工技术,自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制造业受到的打击最沉重。2022年底,巴斯夫正式宣布在广东湛江市新建在华第二个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外商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重化工生产基地,同时又是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立投资的第一例。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大潮方兴未艾。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折合7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占同期总额的19%。企业出海,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国企业扬帆出海,驶入“快航道”,走向更大的舞台。“出海”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亦是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品牌全球化的需要,它已经成为无数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相关知识,说说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哪些机遇。(至少答出三个方面)
4.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在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中应如何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6.“经济全球化只会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拉大。”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7.中国切实履行《贸易便利化协定》,积极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进程。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中国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
(1)分析德国巴斯夫企业选择在华投资的经济动因。
(2)说明我国更大力度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对促进经济内循环的传导效应?
9.“企业出海,中国是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加以分析。
1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雅万高铁建成的原因。
1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一带繁华一路歌、十年征程再出发”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2.有人认为,西方的科技封锁将彻底阻断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进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13.有观点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大力举办各种博览会,使展会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10-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2)若你参加“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主题班会,请你讲一个党史故事,写出故事的题目并简要指出现实方法论意义。

10 .    材料一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2022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上,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赴“东方之约”,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150多家企业集中展示。国务院国资委组建了99个中央企业交易团进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3月,北京地区首趟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平谷马坊站驶出,18天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约9000公里。目前,平谷马坊中欧班列为临时班列,随着货源组织的进展和马坊站的不断建设,今后有望成为固定班列。

面对当下百年变局与挑战,我国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固链、稳链、强链,催生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贸易,吸引许多万里之外的海外买家,让贸易成交的效率更高、市场更广阔多元,也让中国企业逐步塑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提高利润空间、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在畅通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惠及各国人民。

材料二   过去几十年,一些国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现在这些国家的一些政客却公然声称“本国优先”,实行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在国际上蔓延,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国际贸易网络和相关金融活动产生的冲击,使全球经济供应链断裂阴霾挥之难去。

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大搞封闭排他“小圈子”,将经济科技问题武器化、工具化,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经济地位,为了打压中国,维护其霸权地位,胁迫他国选边站队,不择手段编造事实,大肆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本质上仍是冷战思维作祟,是一种新的话术陷阱,注定不得人心。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强调自身的“经济主权”,鼓励本国企业迁出中国,全球产业回流有抬头之势,这对中国经济和全球化趋势都会带来很大打击。问题是,对于资本而言,利益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广袤的土地和充足的劳动力,是我国吸引外企制造厂商入驻的关键,加之部分外企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生产销售模式拥有独特性,回了国,很有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如果给出的价码打动不了这些资本家,想要转移企业,也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3.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经营的目的是什么? 跨国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
4.搜集材料,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5.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说明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6.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坚信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
7.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数字贸易发展的必然性。
8.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北京开通中欧班列的意义。
9.举办进博会将全球优质的产品、服务“请进来”,也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和动力。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1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真的能从中国回去吗?
11.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进博会的旗号,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 200字以内。
12.面对各种反全球化思潮,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走向终结。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观点加以评述。
作答要求:①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②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13.请你为中国更好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3-10-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