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某校高二(1)班学生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过程中,以“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在接受采访时讲到,正确认识“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从总体看,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呼吁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数字建设”,我国可以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绿色基建、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各种安全问题干扰和破坏“一带一路”建设,诸多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势头,我们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材料二   在探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浙江省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将推动山区县发展定位成“新增长点”。淳安县聚焦“短处”向“长处”转化,原来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产业受限的“短处”,如今变成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文独特的资源禀赋,成为推动山区发展的“长处”。围绕这些资源禀赋,当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探寻山区县产业迭代升级的新路径,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描绘了“山区不是包袱,而是发展希望所在”的新画卷。

材料三   文旅产业,是能够满足人们“诗和远方”需求的高雅产业,是低门槛、高就业、广覆盖的大众型产业。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一批富有创意的优秀文旅项目。如河南依托古都洛阳等地的深厚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出《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一系列节目,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星星的故乡”是宁夏根据我国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的有关政策,重点打造的特色文旅品牌,除了骑骆驼、看沙海日出日落之外,观星研学已经成为沙漠旅游体验的新时尚。为了把流量变为“留量”,淄博当地的文旅局纷纷出战,为淄博烧烤代言。为实现淄博文旅产业的长久发展,将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成文化品牌,从而在烧烤的热度之余,为淄博打造和保留更多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

材料四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听名师讲课、作业答疑、与同学互动等,电子产品让学习方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推进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为教师获取教学反馈提供数据支持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优点。但电子产品成本较高,未成年人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借学习之名玩游戏、近视、不爱运动等一系列问题,这引发很多家长的担忧,有些家长甚至断然阻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将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离。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简述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3.简述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4.简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
5.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应如何坚持问题导向。
6.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析我国许多地方发展文旅产业做法的科学性。
7.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8.结合“主次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淄博为什么能将“流量”变“留量”?
9.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各地是如何实现文化和旅游“双赢”的。
10.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电子产品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11.请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让电子产品助力自身的成长。
12.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识,写一篇哲学小短文,探究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危与机。
13.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探究分析淳安县如何描绘“山区不是包袱,而是发展希望所在”的新画卷。要求:紧扣主题、逻辑层次清晰,字数不少于200.
14.文旅产业,是能够满足人们“诗和远方”需求的高雅产业,是低门槛、高就业、广覆盖的大众型产业。请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探究各地在把文旅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出圈、出彩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9-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3.4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2 . 材料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向世界再次昭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为新时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守正创新”,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查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查,答案不唯一,调动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为什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简要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4.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
5.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6.请你结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与“方法论”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7.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9.请你谈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10.国际社会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复兴是对世界的威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请反驳该观点并举例说明。
11.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请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
12.运用相关知识,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往开来”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1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下是某党员参加完主题教育会议后所写的部分心得体会。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几百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更具内涵、更具底气,也更令人瞩目。所以,明日之中国将更加辉煌,充满期待。
请将这篇心得体会续写完整。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14.某中学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活动。请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主题撰写一篇活动倡议书。要求围绕主题,政治术语准确规范,150字以内。
2023-09-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 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认识新时代、拥抱新时代”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点赞“新时代”——十八大至今,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共享新时代,中国智慧和方案彰显世界美好未来”

材料三   奋进“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百年大党立志千秋伟业作出的战略抉择。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四   自信“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平视这个世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的苦难辉煌,也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无比自信和深厚底气。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重要标志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
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的“新变化”与“没有改变”指向的具体内容。
4.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分别说明了什么历史性论断?
5.结合自己家十年的变化,展望未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6.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推进了哪四件大事?
7.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我国经历的三件大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8.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9.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会随之变化。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11.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奋斗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
1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映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撰写一篇短评。
14.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等角度,探究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应拥有“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和底气。
2023-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 .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谣言往往会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困扰着人们的判断和选择,甚至会引起社会混乱。这需要我们对网络信息进行科学鉴别,做到“流言止于智者”。从哲学角度看,“智者”首先应该是指(       
A.善于用理性论证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人
B.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分析问题的人
C.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的人
D.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人
2023-08-0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2 运动的规律性

5 . 1991年,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探究]
(1)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将会与社会主义共存,甚至可能代替社会主义。请结合情境评价这一观点。
(2)结合情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何意义和启示。
2023-10-06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同步练习

6 . 探索永无止境,未来属于青年。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点亮生涯筑梦未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富于思辨精神,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权街,规划成长成才方案,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塑造充实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突破生活的格线,放飞青春梦想。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纲要。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0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色。

材料二   村落文化中孕育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体系,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相契合,潜移默化间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基石。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意义尤其突出。这些不仅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火起来”,也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突出文化诉求,更加重视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施“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要将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物种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材料三   2023年3月,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项赛事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村BA”爆红的背后,有着乡土文化的影子,有着承载乡愁的记忆;从“全民健身”中读懂时代内涵,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从“农家奖品”中读懂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在淄博,烧烤文化是与城市历史紧密相连的。早在唐代,淄博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这里的烤肉店就已经出现了。明清时期,淄博形成了独特的烧烤文化。天下烧烤那么多,为何淄博能“出圈”?“淄博烧烤”现象虽然不能复制,但其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材料四   T县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先后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县农村产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推进土地确权工作,使各项产权权属更加明晰;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稳步推动“农地入市”改革,盘活闲置资源,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实现了多赢局面;以人才培育为抓手,深化校县合作,健全育才引智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评价认定、培养机制,推动全县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该县在2022年入选“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文化的核心与功能是什么?
2.请简述文化是什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4.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5.“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6.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7.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因。
8.中国式现代化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予以说明。
9.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村BA”爆红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
10.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淄博文旅产业发展为何选择烧烤作为突破口。
11.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乡村振兴为什么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12.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场与传统村落相关的活动,请你写一个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与内容)。
13.在你的挚友18岁生日之际,请为他(她)送一份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物,并写一段寄语。(要求:以“亲爱的朋友”为开端,不得透露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与具体的人有关的信息,否则按违纪处理;明确要送的礼物,不得引用本题材料中涉及的器物;所写寄语既要符合本题主旨,又要体现所送礼物的文化特质;体裁不限,100字左右。)
14.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2023-09-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7.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高一学生在开展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探究活动中,分析了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评价和叙述。《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的评价有这样一段:“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同学根据这一表述,结合中国发展历程形成如下观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不符合《共产党宣言》中人类社会发展一般历程,因而中国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治未病,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开来,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我的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问题设计]
(1)名医扁鹊对兄弟三人医术的评价体现了辩证思维的什么特征?
(2)有人认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请运用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此观点。
2023-10-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10 . 全民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手段,事关大家的生命健康。为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构筑免疫壁垒,全国多地正在按照“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的相关要求,全力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但很矛盾的是,当时疫情严重的时候,疫苗还未出来,人们都渴望能够接种疫苗,但是现在国内疫情稳定了,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接种速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中国国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超过12亿剂次,绝对数很多,但是按照每100人接种情况,包括一针没打的以及打过一针还没打完的,总体还是落后的。为了达到群体免疫效果,近期各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快速增加疫苗接种,希望在今年能够达到80%以上,这样就会安全很多。


(1)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对疫苗接种出现不同认识的原因。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健康免疫屏障”主题为当地有关部门撰写一个动员方案。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1-09-23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 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