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刻舟求剑——唯心主义观点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6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3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阐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下列经典名言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量腹而受,量身而衣——世界是物质的,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③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运动是有规律的,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中国的名言警句和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②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③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下列名言警句能够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 .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2021-10-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天不言而四时起,地不语而百物生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下列名言警句与材料的主旨相符合的是(       
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②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③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④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崇尚实干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格,历史上一直流传着许多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风尚的名言警句。
p“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q“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r“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下列对上述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①p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②q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r使用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④p、q、r都使用了关系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