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用精当诗句传达“中国经验”,借巧妙古语阐释“中国思想”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文章、讲话的鲜明特色。这些精炼的古典名句、俗语,不仅生动传神地道出了中国人的治国理政智慧、国际交往理念,还向世界彰显了文化自信,例如,在谈到关于如何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时,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清代赵翼《论诗》中的:“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句诗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③文艺作品要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
④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变化,不断创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8-20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352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阐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下列经典名言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量腹而受,量身而衣(《文子》)——世界是物质的,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③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周易》)——运动是有规律的,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实践决定认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与下图漫画“变废为宝”蕴含的哲理相符的名言警句正确的是(       

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5 . 漫画《学习与实践》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名言警句寓意最接近的是(     )
A.知行合一,学行一致
B.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C.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24-02-28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有(     
①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历史深刻昭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立场关系民族前途命运。下列名言警句与党的根本立场相一致的是(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 .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2021-10-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德阳五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9 .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夫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7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