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材料二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


(2)“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国家层面立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文化意义。
(3)中国人有热爱读书的传统。请写出两个中国人热爱读书的典故或两句古诗。
2018-09-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实验小班加试政治试题
2 . 为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某地村委会通过融资等手段,创建农家书屋、礼孝学堂、举办农民丰收节等全面性文化活动,烹制出美味的“文化大餐”,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可见,该举措旨在(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
B.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各种文化权益
C.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支持农村健康有益文化
D.传承农村传统风俗,提高广大农民道德素养
2024-01-11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各校从2021年秋季开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旨在(       
①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②发挥教育对文化的引领作用
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④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对于非遗传承,有学者指出,传承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但其“魂”不能变,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维诠释古老的技艺,但创新得先“守旧”,理解了传统,才能谈创新。这旨在告诉我们( )
①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认和行为的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本次授课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由此可见(     
①科学实验发挥了文化传播的先导作用
②现代科技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③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是“天宫课堂”的根本任务
④“天宫课堂”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023-0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9月21日,首部4K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闪亮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它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此次4K彩色修复,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4K彩色修复该影片旨在( )
A.说明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B.继续发挥红色经典对当代人刻骨铭心的永恒影响效果
C.借助现代技术的手段,为文化作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D.契合人民需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该节目是运用电视媒体、采取形象化方法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成功尝试,生动而又深入地展现了新时代与中华文明历史的同根同源与一脉相承,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和精神相通。该节目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各点赞的原因。
8 . 近年来,四川积极开展文化下基层、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组建多支志愿者团队开展故事沙龙,宣传政策,弘扬文明新风,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道德引领作用。此举旨在(     
①引领和统一社会的思想观念,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激发当地群众积极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④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三届进口博览会首次设置公共卫生、非银行金融等新题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举办世博会(       
①旨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文化趋同与融合
②作为商业贸易活动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目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各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表彰活动(       
①有利于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
②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④旨在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主心骨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