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尔滨,我来了”,这个冬季,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哈尔滨走进了全国甚至全球视野,被称为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元旦三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

为此,哈尔滨市政府做出一系列“大动作”:在总结以往旅游经验教训的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汇聚民意民智。早在2023年初,文旅部门就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多维度宣传,策划了将近100个活动方案,并打造了一批高IP,比如:“逃学企鹅”、“万人蹦迪”等,这些方案内容的核心点就是换位思考,尊重游客,让游客玩得开心。同时,政府发放了100万消费券,地铁免费坐,商务局给出租车重装计价器,中央大街铺防滑地毯,冻梨切片、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交响乐团等“整活”层出不穷……总之,就是把游客宠上了天。哈尔滨市政府从城市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用“政通人和”换来了“泼天富贵”。另外,还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东北人,“挖空心思”地宠溺南方小土豆们;车主们自发免费接送,司机大哥秒变夹子音;卖豆腐脑的阿姨“背叛”北方人,端出了甜豆腐脑……在这个城市里,不是某个人,而足每个人,都在真心相待。

(1)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哈尔滨是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火出圈的?
(2)请你为哈尔滨旅游提出两个宣传口号。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每个口号不超过20个字。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邻水正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更好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发展力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专门立法规定。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推动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的意义。
2024-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亿多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关乎整个经济发展、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妄想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速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请你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
2024-05-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教育及其支持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2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一年来,北京市法院在对案件的调研中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致使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甚至出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存在“不会管”问题,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方法严厉粗暴,动辄对子女实施体罚;三是少数离婚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利益诉求,推卸家庭教育责任,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结合材料,如果你是一名法官,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劝诫。
(2)试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写出两个反映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的句子。
2024-05-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旷古冰原,求索未知,这座以中华民族祖脉命名的考察站,点亮了冰封大陆新坐标,打造出极地建筑新标杆,注定将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秦岭站将填补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秦岭站建筑面积达5244平方米,面对南极暴雪、飓风等极端天气的考验,建造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在国内就已经量身定做了装配式钢结构件和功能模块,南极现场拼装后即可“拎包入住”,大大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实现短暂窗口期的快速施工。为应对超大风载荷,建造团队因地制宜调整建筑形态和布局,并通过凤洞与吹雪试验等,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为解决钢材“冷脆现象”,国内厂商采用特制轻质高强的技术与材料,生产出能抵抗零下60摄氏度超低温和海岸环境强腐蚀性的钢材。针对南极干燥易燃环境,采用智慧火眼消防系统,10秒内可精准识别火情……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说明秦岭站成功建造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浙江省淳安县。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也是贯彻“两山”理论的典范。在长期的实践中,淳安探索出了一条典型的绿色发展之路:淳安因地制宜,坚持生物治水、保水渔业的科学逻辑,“以水养鱼,以鱼净水”,投放鲢鳙鱼种等控制藻类。为了保护水质,从上世纪90年代起,淳安就在浙江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域无重污染企业的目标;淳安还推出了保水渔业、全域旅游、林下经济等一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富民项目。山清水秀的风景不仅吸引着青年返乡,也吸引了更多外乡人来到淳安,投资风景、投资健康,淳安“生,态制造”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经济新动能。


结合材料,说明淳安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
2024-02-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景德镇发展繁荣的历史长河中凝结着一部连续2000年未曾中断的中华陶瓷文化发展史。

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创造史,从“一元配方”到“二元配方”,从青白瓷到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等四大名瓷,创新让景德镇赢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赞誉。景德镇也是一座包容与开放的城市,吸收了全国各地乃至阿拉伯、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纹饰、材料与制作工艺等,创造了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

陶瓷产业是景德镇干了1000多年的产业,景德镇陶瓷是最早风靡全球的文化产品,千百年来,有“白色金子”美誉的景德镇瓷器,远销阿拉伯、东南亚、欧洲以及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等50多个国家,对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景德镇考察调研,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2024-02-02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署觉洼五村地广人稀,草场丰茂,是凉山典型的高山高寒贫困村落。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驻村工作队经过走访摸排,梳理致贫因子,制定作战方案。通过召开“坝坝会”,确立了将养羊作为重点扶贫项目,联系牧业专家进行指导,成立合作社;讲好“脱贫故事”,宣传自我脱贫的先进典型,提振了贫困户的“我要发展、勤劳脱贫”的精气神,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幸福是干出来的良好导向。2020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署觉洼五村所在的昭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从“一步千年”走向“百年跨越”。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署觉洼五村脱贫致富的成功密码。
(2)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三农”工作迎来历史性转折的机遇。请为宣传乡村振兴,拟写两条标语。
2024-0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南极地处荒寒,极寒、极干、烈风等使得这里成为探求地球演变和宇宙奥秘的“天然实验室”。2023年5月,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中国第三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此次南极考察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0%,其中开展的生态系统调查有助于全面监测和评估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此次科考中创新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机,成功完成了4套潜浮标回收任务,创下了多项新纪录。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南极科学考察队工作的认识。
2024-01-26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10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进行考察,10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总书记冒雨登上琵琶亭,举目远眺。大江逶迤,芳草长堤。天高地广,遐思万千!

10多年来,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越来越高,“确实是沧桑巨变啊!”昔日的长江之痛,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生态代价。早在2016年第一次座谈会,总书记就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认识到,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各地生态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修复的生态类型也不尽相同,坚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路径。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自然无为”,也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做到“积极有为”。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