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的劳动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0 道试题

1 .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新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得益于数字化的赋能,中西部地区网络.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发展日益成熟,吸引了大量电商人才流入,统计显示,西藏.青海.贵州.海南.安徽.河南.河北.江西.宁夏是电商人流入占比最高的9个省份。

比如,在数字化助力下,贵州村寨祖传老手艺蓝染登陆淘宝,为中西部地区广大乡村手艺传承人拓展了新的就业空间。又比如,在贵州开展的“魔豆妈妈”项目,半年培训了400多名身处困境的妈妈掌握职业技能,先后在客服.电商创业等工作岗位上拥有自己的事业。而支付宝客户端提供的蚂蚁森林,在沙漠植树76万亩,创造了18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

今天越来越多的就业拓展着人民想象的边界,也拓展着就业者创新的舞台。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西部劳动者应如何进行择业,从而助推个人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021-10-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二中2020- 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9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显示,近七成中国企业有计划地采用灵活用工形式。

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灵活用工有助于解决某些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
②中央国有企业应使用自有员工,确保人才为我所有
③企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使得社会分工愈加精细
④灵活用工可以缓解某些行业冷热不均的用工现象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10-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8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劳动力成本对一国的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下图为劳动力供给曲线,W为工资率,L为劳动时间。假设某国的工资率处于W- -W2区间,国家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弘扬工匠精神,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
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③不断提高劳动报酬,激励劳动者增加工作量
④提高技术创新与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习近平发来贺信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

材料二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建设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不同的主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主体角度

措施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国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在所给的三个主体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两条具体措施建议,分析应如何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2021-10-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党的十九大要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提高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 
②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结合确保企业经营成功 
③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可能导致价格昂贵 
④工匠精神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主导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1高三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安,打工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自嘲的段子背后传递的是沉重中的坚韧、不甘中的奋斗、平凡中的追求。

“打工人”的自嘲需要倾听、理解,他们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主体部分,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只有让“打工人”在就业、收入、健康、退休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支持,他们才能带着坚韧与奋斗,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支持“打工人”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7 .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近 3000万。截至2020年底,日本产业 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材料二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一方面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用工荒越发突出。如今的大学教育和工厂里的实践操作差距很大,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学生,可都不愿意到基层流水线工作,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提出疑问,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普遍面临的技工荒难题。人们普遍认为,技工就是工人,无论再高级都是工人。而工人就是手工劳动者,挣钱少、工作强度大、还不大受尊重。如此,技工这一职业怎么吸引更多人?

材料三   一国的供给受人口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对供给可能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老龄化程度加剧,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人口出生率下滑,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科技、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人口质量有待提高。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央提出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大力发展科教事业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未来,医药、玩具、食品、服装、教育等行业,都会享受到生育政策红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解决结构性用工荒问题。
(3)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8 . 2019年,我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国家鼓励更多高中生、下岗职工、农民工报考,计划在三年内,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符合这一政策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①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③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④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⑤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A.①一④一②一③B.①一④一⑤一③
C.④一①一⑤一③D.④一①一②一③
2021-10-14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5月1日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一周年的日子。该条例的制定,以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为目标,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实施该条例的有关经济生活的依据是(        
①农民工享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该条例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用工市场秩序
④惩处欠薪行为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支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1年5月出炉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武汉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居第十一位,较2019年上升一位。武汉在2017年人才流入“由负转正”,并已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人才净流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城市创新活力增强②催生城市经济变革③高素质人才增加④劳动力结构优化⑤城市竞争实力提高
A.③→④→①→②→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③→②→⑤→①
D.③→②→④→①→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