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的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的收入差距问题?
2020-01-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无论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机制这一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都已势在必行。


2014~2018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表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表格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2019-12-0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经济政策方面要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是从量到质的巨变,也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收入分配是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之一,未来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


(1)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报告所提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019-03-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以下有利于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措施是
①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
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
④坚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并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1-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S省2014~2017年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基尼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
20140.478695822365
20150.476792624520
20160.472856626378
20170.469987328869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S省2014~2017年居民收入情况表

时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
2014695822365
2015792624520
2016856626378
2017987328869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2018-12-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制定的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本次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制定立足当前的现状:
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当前西方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1985年56.18%美国65%
2007年50%日本60%
2014年45%英国71%

现状一
现状二   有专家指出,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65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高达0.55。
材料二   2009~2013年我国央企利润及上缴红利相关情况

   我国央企上缴红利的具体比例及使用情况(截止2013年底)

注:按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上述现状所揭示的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表现。
(2)有人认为,依靠政府减税就能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对该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处理央企自身发展与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的关系?
7 . 学习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以 下选取了十九大的几个关键词来加深理解。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关键词: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某地是一个贫困小山村,国家每年要给村民发放救济粮款、衣物。村民把救
济款花掉了,生产条件却没有改变,小山村长期没有摆脱贫困。近年来,国家实 施精准扶贫,政府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造血式” 扶贫,救济粮款的发放与村民栽种果树、改善生产条件挂钩。产业扶贫,县林业 局帮助村民培育果树新品种,传授果树管理新技术。基础设施扶贫,大力完善农 村道路、电力、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对劳动者进行技能培 训,就业技术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医疗扶贫,完善农村基本医疗服 务和医疗站点建设。生态扶贫,把环境保护治理与吸纳贫困户就业相结合,增加 贫困农户的收入。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保障, 解决贫困户生活医疗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扶贫过程中再分配是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对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意义。
2018-01-1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018-05-3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1018日至1024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更加突出的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18-03-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材料一: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1978年1989年1999年2002年2007年
国内生产总值(元)3645.216992.382054120332.72466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1376585477031378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4602221024764104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
⑵.成都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年功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
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
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怎样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2018-02-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测试: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