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15日,南充市嘉陵区M村“村两委”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村干部与群众坐在一起,商议2021年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决定对未硬化的路段进行硬化,并在全村危险路段安装护栏。

根据当地政府的“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的要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属于村级重大决策事项,要经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表决结果公示3天,没有异议后,再按程序实施,实施过程中还要组建工程管理小组对项目进行监督。

“现在村上大小事项都要叫我们来开会商量、举手表决,还要进行公示公开,我们有啥意见都可以提出来,不像以前村上的事都是村干部说了算。”村民王五林说。

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后,村干部纪法意识明显强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持续减少,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全市信访检举控告总量连续三年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M村村民在村级事务中是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
2 . 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对保障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
③采取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④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为增强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需要(     
①从具体村情出发制定村规民约②村委会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尊重和保障每位村民的决策权④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桂林市兴安县蓬塘村高标准推动乡村治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莲塘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村民完成了“三清、三改、三化”,实现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建设目标。该做法(     
①有利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具体要求
③有利于党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④有利于党依法行政,作出正确的决策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莲塘村不断完善《村规民约》,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通过“一约四会”自治体系,村中大小事务都实行民主管理,议事公开透明。此举(     
A.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B.引导村民积极参政议政
C.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D.是基层自治的制度保障

5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治理实践,探索出了以“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清廉正村”“八个村”为内涵的“余村经验”。

余村不断建强基层组织,培育党员骨干,形成了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目前,余村已形成了民主恳谈、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议事的决策传统,探索出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议事机制。早在2004年,余村就成了安吉首批民主法治村,余村村规民约不仅上了墙,还落了地,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为。全村百姓根据各自家风,制定家规,或以竹匾,或以书法的形式,悬挂在家中醒目位置,提醒每位成员时刻谨守家规家训,弘扬美好家风。

近年来,余村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事件、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历任村干部无一人违纪违规,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解成功率均达到100%。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余村经验”给我国乡村治理的启示。
6 . 山东省某村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基层社会自治实践,充分发挥村两委(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了一支以村两委干部为骨干的社会治理队伍,从产业发展、学法普法、文明创建等方面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也充满了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该村的治理模式(     
①是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②村两委干部发挥重要作用
③坚持民主管理,发挥村两委基层自治组织作用
④坚持了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某地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治村。以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很差,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主要靠传统种植业。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问题随之而来,修路不可避免要占地,而且是无偿占地。于是便有群众不乐意了。

为最大程度、最大范围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该村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加强自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全村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带头做示范、做奉献;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管理村级事务,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作用,科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法治讲堂,将普法工作推进至田间地头,将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打造法治宣传阵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新风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村是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提高治理效能的?
2021-06-06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政治试题(5月份)

8 . “枫桥经验”是实践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其精神实质是相信和依靠群众,加强基层民主,就地解决问题,实现和谐平安。它在今天依然富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走群众路线”。某年夏天由于旱灾严重,某村村民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十分紧张,村民之间因用水引起的矛盾不断升级。


请结合材料,运用基层民主的有关知识,分析应怎样通过推广“枫桥经验”,化解村民因用水引起的矛盾。
2021-05-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村民自治形式不断创新,如吸收乡村民间精英进入村民委员会,采用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建立代表工作室、民情理事会等。村民自治实践形式的创新,有利于(     
①调动多方主体积极的参与村务治理,推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切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丰富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拓宽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渠道
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0 .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是“中国和合文化之乡”。在当地司法局组织下,陆续在 195个村建成以和合传统融合法治、德治与自治的“和合说事工作室”,延请乡村中有威信的人为调解员,排解各类矛盾纠纷,效果显著。“和合说事工作室”(   
①便于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素养
②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活力,展现了基层治理新样态
③拓宽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创新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④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提高了基层政权的威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