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棉花是广州市市花,也称“英雄花”。

材料一   木棉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木棉花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直面阳光,即使在干旱和炎热的条件下也能坚持开放,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其花朵鲜红如血,凋谢后仍保持鲜红,象征着英雄的气节和精神,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木棉花精神,鼓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材料二   2024年3月,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第三届木棉文化节,文化活动亮点纷呈。“红棉研学走进中山纪念堂”通过学自然科普、走生态游径、游革命史迹、体验非遗手作等方式开展研学活动;市国画协会画家以木棉红和广州的红色景点为题材创作国画作品进行展出;中山纪念堂的红棉舞台举办主题文艺活动,包括舞蹈、音乐会、戏剧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哲学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把木棉花视为英雄象征。
(2)某地为深度挖掘木棉花的价值,拟举办相关实践活动,请从文化知识角度,再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4-05-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有“游学”经历。今天,中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越来越丰富,在“行走的课堂”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开展研学旅行是因为(       
学子不应居于一隅,
应出四方游学一遭。
——(宋)朱熹
A.研学活动体现了文化根源于人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B.丰富的研学课程熔铸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C.主动适应社会,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合
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搭建起自在事物的种种联系
3 . 吉祥物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产物。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以生存需要为中心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趋吉辟邪的本能观。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人类创造了许多用以祈求万事顺利的象征物,我们称之为吉祥物。这说明(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4-0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itywalk被一些爱好者翻译成“城市漫游”。其本意是以行走、骑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无目的地漫游,亲自丈量城市,如今也包括在专业的讲述者的介绍下或在地图的指引下,有计划地沿着路线行进。

材料一城市漫步无论怎么进行,都绕不开一个前提:城市有“料”。或是深厚的历史遗迹,或是新潮的街区,或是静谧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既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现代生活。当旅行者学会用脚步丈量自己站立的地方,城市的地理肌理和文化脉络也更加清晰地浮现,比如,在山城重庆,如果不亲自在城市里走一走,游客就无法充分感受“8D”城市的独特地理魅力。城市漫步旅行方式的走红,说明更多人摒弃浮光掠影的打卡式旅行,追求融入个人思考和审美取向的深度游、主题游。

材料二长沙,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长沙市某中学学生设计了一条长沙老巷城市漫步路线:白沙街→天心阁→都正街。从白沙街出发,走进街口便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老长沙人生于斯、长于斯所留下的烟火气。一路向北走到天心阁古城墙下,踏上青石板路,仿佛一秒穿越回老长沙;天心阁旁边的简牍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随后,穿过都正街,古朴的湖湘建筑在街道两侧展开,把市区的高楼大厦隔离开来,让人有种小隐隐于市的感觉。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更好开启一段城市漫步,领略城市之美。
(2)结合材料二,调用所学知识,就如何保护好白沙街的“烟火味”、天心阁的“历史味”、都正街的“隐士味”提出建设性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实现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这表明(     
①中国书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创造艺术并享受艺术
③中国书法可以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性情志趣
④中国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生活感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感动了世界上无数的人们。在突破湘江封锁线时,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师长陈树湘一身是胆、毫无惧色。他率领全师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城墙”。伤重被俘后,陈树湘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被阻在湘江东岸的红军大部也弹尽粮绝,英勇就义。烈士鲜血染红了湘江,以至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长征精神是不同个性红军战士共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
③长征精神的内涵是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确定的
④长征精神是衡量先进文化的价值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还记得当年语文课本中《四世同堂》《狂人日记》的插图吗?2022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它们又集体亮相了!书籍记载了人类进步的密码,插图艺术,很长时间作为读者文学作品的“钥匙”,形象生动地展示文字之外的美。这些插图既是文学作品的阐释,又是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插图艺术(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作为文化载体,是现实性与哲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③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插图中的典型形象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东方甄选”“王心凌男孩”“刘耕宏女孩”“退退退”“互联网嘴替”“栓Q”等“热词”在2022年上半年颇为流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热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热词”是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③“热词”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热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战胜和取代旧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9 . 450多位唐代诗人行旅所至,1500多首唐诗铺就的“浙东唐诗之路”,成了今年暑期许多游客探访的目的地。浙江省博物馆和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主办“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让双品、展陈“活起来”“动起来”……浙江推出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文旅消费再升级,也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添了不少亮色。这体现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30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春晚舞蹈《碇步桥》灵感取材于温州市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它融合江南扎染色彩,配合传统箫声和笛声,以AR视角再现烟雨古韵里的曼妙舞姿,惊艳了观众,又让人心生宁静,仿佛跟随一众舞者在灵动水乡袅袅而行。由此可见(     
①文化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人民是文艺价值创造者和享受者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不断的传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0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