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真题 名校
1 . “你读过的课文中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论坛的这一话题,吸引了数万人参与讨论。下面是不同年龄的人分享重温课文的感受:重温课文(     
甲:我记得诱人的高邮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乙:《匆匆》让我开始知道要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流逝。
丙:十几岁的日子和思想很简单,其实当年并没有完全读懂《我与地坛》的深意。
丁: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也有清凉月夜,但不懂得知己难遇,不懂得能在夜半时分找到人“相与步于中庭”的可贵。

①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丰富精神世界
②获得的是理性认识,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③让历经岁月洗礼的人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④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形成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17更新 | 8089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82次组卷 | 100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3 . 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5556次组卷 | 76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指出该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所在
②是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挥棒
③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武器
④标志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8更新 | 55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       
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2020-07-11更新 | 2815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新高考)
6 . 扶贫者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既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2022-04-23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政治统练试题
7 .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778次组卷 | 7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政治试题(瀛海学校等校)
8 . 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近百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号角依然激励民族继续前行,“五四”精神的火炬始终在中华儿女的手中代代相传,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五四”精神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凝聚着爱国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③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其核心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把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C.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2019-05-29更新 | 1411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成立30多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坚持精神扶贫先行。创办3896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200多万人接受培训,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励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减少贫困人口585.02万,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这说明
A.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先进文化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D.精神扶贫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决定性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