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神农尝百草”,尝出几千年的中药文明…这些中国古代传说,蕴含着一个道理,文化(     
A.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
B.是由少数伟人创造的
C.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
D.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2022-03-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政治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二)品读经典

何为经典?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经典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喜爱读书,多读经典。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_______和中华人文精神等。
2.音乐家巴赫的作品在他去世80年后才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赫的音乐后来成为德国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这一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体现了(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现实生活中,那些听上去悦耳、看上去优美的作品在刚出现时往往能够博得震耳掌声,但几乎都很难成为经典。这种一开始的直觉表象与往后的判断推理常常表现不一致。为此,对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的B.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4.流行作品之所以不可能成为经典,也同样是因为与众人所见类同而为众人喜闻乐见,爱众人所爱,怨众人所怨,因为下一代人又有所爱所怨,即使爱恨不变,也需要以每一代的新语言重新说出。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判断经典没有客观标准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为此,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由此可见(     
A.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看问题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曲折中前进
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四点主张,彰显了包容并蓄、融合共生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应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2023-01-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政治试题
3 .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材料说明(     
A.城市历史决定城市文化
B.城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C.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D.城市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2022-03-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政治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这表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何为经典?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因为经典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因为经典是历史性的,经典经常表现为“一项伟业的一部分”,批评和质疑往往不是经典的敌人。

1.巴赫的作品在他去世80年后才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赫的音乐后来成为德国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这一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体现了:(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现实生活中,那些听上去悦耳、看上去优美的作品在刚出现时往往能够博得震耳掌声,但几乎都很难成为经典。这种一开始的直觉表象与往后的判断推理常常表现不一致。为此,对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B.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3.流行作品之所以不可能成为经典,也同样是因为与众人所见类同而为众人喜闻乐见,爱众人所爱,怨众人所怨,因为下一代人又有所爱所怨,即使爱恨不变,也需要以每一代的新语言 重新说出。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判断经典没有客观标准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为此,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由此可见:(       
A.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看问题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曲折中前进
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1-2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论语》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甚为繁荣,孔子不禁赞叹:“庶矣哉!”他的弟子冉有问他:人口如此众多,要如何治理?孔子回答:“富之。”冉有接着问:富裕之后,怎样进一步治理?孔子回答:“教之。”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文化直抵心灵,是人们修身力行的精神滋养
B.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C.文化连接世界,是国家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
2021-12-28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7 . 2019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称,“命运共同体、进博会、贸易摩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入选综台类2018年度流行语,“锦鲤、杠精、佛系、C位、皮一下”等入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引领时代的发展B.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时代的变化
C.源于时代的智慧,反映时代的潮流D.决定时代的走向,创造时代的未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近日,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福建莆田湄洲岛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妈祖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交流互动,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实的物质力量
B.文化交流能决定国家的发展
C.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2021-05-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徐汇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扬“三牛精神”(     
A.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需要
B.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2021-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在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中国和英国,虽然两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但在思想上却呈现出跨越时空的共性一对自由的赞颂以及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他们的戏剧作品成为人类的精神滋养,这说明文化具有(       )。
A.共通作用B.社会作用C.教化作用D.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