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1 . 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②先进文化只要走进大众,就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成果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3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82次组卷 | 10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5556次组卷 | 76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测试政治试题
4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2月18日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三周年,香港邮政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题,发行了一套11枚面值2元的邮票,分别展示大湾区内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九市的地标及最新发展。这套邮票(     
①能够集中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②是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作为文化的物化形式,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变迁
④承载、表达、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8更新 | 6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       
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2020-07-11更新 | 2815次组卷 | 6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长春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公益”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加入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微公益”有利于促进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这也从一定角度说明了“微公益”活动的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价值。
9 . 2023年9月23日傍晚,承载着105791208位“数字火炬手”力量的数字人火炬手,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钱塘江,走入杭州亚运会主运动场,完成了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这次点火仪式首创了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里参与亚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数字点火仪式的成功(       
①说明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②满足了全球观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③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活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④体现了科技赋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778次组卷 | 7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