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3更新 | 2266次组卷 | 63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③家风仅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④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794次组卷 | 58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不确定的刺激,一时间使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于文化而言,越是交互,越容易形成更多的风潮,而盲盒 或许可以担当这个引爆点,一些历史博物馆相继推出考古盲盒等,吸引众多游客前去参观。 考古盲盒反映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是一种直接力量,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③盲盒消费特点促成经济热点的形成
④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其家书充满了父爱和革命情怀。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毛泽东总是循循善诱地与子女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立志励志。他的家书是一部蕴藏为人处世,严父教子哲理的智慧书。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主动的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4月,“为人民起舞”艺术周启幕,陆续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20座城市开展巡演。《李白》《孔子》《昭君出塞》三大舞剧由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用独特的舞蹈艺术语言和耳熟能详的历史题材,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美典雅和无穷魅力。由此可见(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优秀传统文在创新发展中惠及人民群众
③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融合多样风格的文艺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14高三上·湖南张家界·阶段练习
6 .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7 .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指出,唯读书则可变其气质。两者都认为
①人的素养可以通过接受知识教育培养出来
②书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③读好书能促进个人的发展
④书籍是人们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8-3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红白旧俗该从简,礼轻情重有脸面”“谁言孤老无依靠,天下人帮天下人”……让一面面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是某镇运用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让墙壁说“文明话”,表明
①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文化墙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宣传阵地
③文化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  )
①文化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精神火炬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3-08-23更新 | 61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