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二)品读经典

何为经典?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经典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喜爱读书,多读经典。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_______和中华人文精神等。
2.音乐家巴赫的作品在他去世80年后才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赫的音乐后来成为德国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这一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体现了(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现实生活中,那些听上去悦耳、看上去优美的作品在刚出现时往往能够博得震耳掌声,但几乎都很难成为经典。这种一开始的直觉表象与往后的判断推理常常表现不一致。为此,对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的B.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4.流行作品之所以不可能成为经典,也同样是因为与众人所见类同而为众人喜闻乐见,爱众人所爱,怨众人所怨,因为下一代人又有所爱所怨,即使爱恨不变,也需要以每一代的新语言重新说出。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判断经典没有客观标准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为此,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由此可见(     
A.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看问题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曲折中前进
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四点主张,彰显了包容并蓄、融合共生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应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
2023-01-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政治试题
2 . 2019年东方卫视推出大型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通过走访纪实和影视化演绎的手法来讲述英雄故事,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寻访英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B.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C.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D.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3 . 何为经典?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因为经典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因为经典是历史性的,经典经常表现为“一项伟业的一部分”,批评和质疑往往不是经典的敌人。

1.巴赫的作品在他去世80年后才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赫的音乐后来成为德国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这一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从联系的观点看,这体现了:(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现实生活中,那些听上去悦耳、看上去优美的作品在刚出现时往往能够博得震耳掌声,但几乎都很难成为经典。这种一开始的直觉表象与往后的判断推理常常表现不一致。为此,对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B.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3.流行作品之所以不可能成为经典,也同样是因为与众人所见类同而为众人喜闻乐见,爱众人所爱,怨众人所怨,因为下一代人又有所爱所怨,即使爱恨不变,也需要以每一代的新语言 重新说出。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判断经典没有客观标准B.矛盾具有普遍性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为此,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伟大的'内在品质'或'内在价值',可以跨越时间或空间”。由此可见:(       
A.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看问题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D.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曲折中前进
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1-2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教训,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部准则对于新时期清除十年“文革”的负面影响、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结构、党的活动方式等也发生了新变化,党内政治生活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新情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新经验,十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需要弘扬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弘扬长征精神是为了不忘初心,改进党内政治生活是为了继续前进,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分析《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结合文化的作用谈谈你对“弘扬长征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解。

2017-02-2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依据习近平讲话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由此可见抗疫斗争的胜利(     
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定性作用
②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家价值目标
③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力量
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胜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铬,丹心闪耀。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每个人的共同理想
②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又有当代特色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当前承载着中国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地名,正在不断遭受洋风侵袭。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表示,特色小镇命名规范化,不能出现“洋名化"等问题。以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地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地名文化保护
②重视地名文化保护,旨在以地名文化为载体,保护传统文化
③特色小镇的命名不能只顾“噱头”,更要关注其经济效益
④盲目跟风、制造洋地名,是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2-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科综合政治试题(A卷)
8 . 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起决定性作用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任何文化活动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所起的最终作用都是促进社会发展
2018-09-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9 . 2022午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3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①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カ
④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1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授予“地球卫士奖”。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世界诠释了“美丽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先进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往事越千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2017123日,《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技术,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构建起国人与文物之间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人、跟生活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起来;同时成功联结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独特价值贡献给了世界。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宝藏》节目是如何使文物“活”起来的?
材料三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而且需要有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来推动,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
(3)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4)请就中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提两点建议。(要求: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
2018-07-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一)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